非遺世家的故事:五代人的手拉壺“魔術”
【同期】老安順手拉壺第五代傳人 章海元
這一套壺叫四世同堂,這個壺是我爺爺做的,七十八九歲的時候做的,這把是我父親大概十五年前做的,這把是我做的,大概三四年前做的,這把是我兒子兩三年前做的,當時他應該是十八歲。
【解說】在廣東潮州西塘村,章海元腳踏轆轤車,雙手借旋轉之力,拉坯成壺。章海元出生在一個壺藝世家,是清代“老安順”手拉壺第五代傳人。他向記者講述了家族把歲月“揉”進手拉壺的故事。
【同期】老安順手拉壺第五代傳人 章海元
我們家的老字號叫老安順,到我這一代是五代人,我的祖輩就一直做這個,到現(xiàn)在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解說】潮州楓溪手拉朱泥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章海元的工作室,他從藝30多年的上千件作品擺放在這里。章海元被業(yè)內譽為“壺藝魔術大師”,別出心裁的設計是他的強項,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敦煌壺,奧運壺,世博壺,還是靈感源自杜甫草堂的草堂壺。
【現(xiàn)場】
你看這把壺它的紋理,我們是去成都杜甫草堂回來以后,創(chuàng)作了這把壺,這個壺身就是一個屋子,屋子的墻是用泥土堆起來的,這個屋頂是用草的紋理做出來的,屋子的一邊是種竹,一邊是種松樹。
【解說】生于70年代的章海元,8歲開始學習制壺,師承祖父章永添、父親章燕明,一代代家人的一生,都與“壺”相伴。而練就一雙隨心而動,創(chuàng)作無限的巧手的背后,是家族歷史中,最為傳統(tǒng),也最為嚴格的匠心技法。
【同期】老安順手拉壺第五代傳人 章海元
當時我記得小的時候,一開始就學習揉土,用腳踩,用腳踩成一堆,當時我記得不管冬天也好,夏天也好,反正踩泥土踩到滿身是汗,汗都流到泥土里邊了,我在學習做壺的時候,不是說你什么時候想下去拉壺,就什么時候下去拉壺,趁著(父親)他吃點心的時候,你就要馬上下去拉,下去學習。
【同期】老安順手拉壺第五代傳人 章海元
我父親就給我留下一個字,嚴,嚴厲的嚴。真的他每做什么事情,包括他自己也好,他說這件事要做好,就一定要做到極致,要全部完成。所以他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真的還得向他學習,包括現(xiàn)在他做的一些壺,我們有時候還是會拿出來再研究。
【解說】在章海元小時候的記憶中,常有外出闖蕩的鄉(xiāng)親找爺爺、父親做壺,寄托思鄉(xiāng)情懷。上世紀30年代,潮州飲茶之風盛行,手拉壺也跟著潮商往來東西洋,走向國際市場。如今,在英國的專賣店里,也有章海元的作品。國學大師饒宗頤在多年前參觀了章家之后,題下“五代同壺”的字。
【現(xiàn)場】
這是饒宗頤教授當時送給我的墨寶,五代同壺,我覺得這是他的一種鞭策和鼓勵。
【解說】創(chuàng)作不竭傳承不息?,F(xiàn)在章海元除了個人創(chuàng)作,還在工作室開班授課,手把手教學員們拉壺。
【同期】老安順手拉壺第五代傳人 章海元
真正的作品呢,是要經過時間考驗流傳下來的,才叫作品。
我們這個行業(yè)應該未來會更好。你要更深刻去了解1990后的,2000后的,他們這些年輕人的審美觀,這個大數據了解之后去進行精準的開發(fā)以后,讓他們喜歡這些東西,再讓他們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我們未來做這個事業(yè)的增長點吧。
記者 王慶然 潮州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