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國博用400余精品文物闡述中華文明“和”“合”
從西周時期的克鼎,到20世紀90年代制作的紫禁城全景模型;從反映漢代喪葬文化的《伏羲女媧圖》軸,到體現(xiàn)18世紀社會風貌《乾隆南巡圖》;從張騫墓出土的封泥,到元代龍泉窯青釉刻劃纏枝牡丹紋鳳尾尊,前者見證絲綢之路的開拓,后者證實龍泉窯青瓷在元代海上絲綢之路扮演的重要角色……
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兩大文化頂流聯(lián)手推出的“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lián)展”2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兩館拿出400余件文物精品,闡述中華文明的“和”文化、“合”理,這也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合作推出特展。
展覽分為“天地同和”“萬邦協(xié)和”“宜民安和”“樂在人和”四個單元,以“和”統(tǒng)領,展出了銅鍍金雙龍鈕云龍紋編鐘和青玉描金云龍紋編磬、元代趙孟頫楷書《道德經(jīng)》、清代霽青金彩海晏河清尊、《乾隆南巡圖》、仇英《職貢圖 》卷、18世紀歐洲生產(chǎn)的銅鎏金渾天合七政儀等一批精品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故宮倦勤齋的通景畫也被復制展出,觀眾可以走近細品通景畫的透視之妙。
據(jù)悉,展覽還將綜合利用新媒體技術,以文字、圖片、音視頻、在線展示等形式亮相。此次展覽將持續(xù)至2023年1月3日。(應妮 制作 岳子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