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千年的鼓聲何以回響不絕?

發(fā)布時間:2023-08-08 10:35:00來源: 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銅鼓是古代南方民族常用的銅制器物。最早發(fā)現的銅鼓是云南萬家壩銅鼓,距今2600多年。銅鼓在當時象征權利、財富,常用于祭祀、戰(zhàn)爭、娛樂等,學界有"北鼎南鼓"之譽,足見其重要歷史地位。

  銅鼓代表著當時冶金技術、鑄造技術的先進水平,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從保存至今的眾多歷代銅鼓中可以知道,中原文化和技術對銅鼓發(fā)展流變產生重要影響。直到今天,銅鼓仍在南方許多民族中使用,千年的鼓聲還在回響。

  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大交融”單元,《銅鼓之聲》展區(qū)展出的多件銅鼓,是中原與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見證。。

  歷史演化: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和傳承銅鼓文化

  銅鼓文化源遠流長,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信息。青銅冶煉技術的傳播為銅鼓的鑄造提供了技術基礎,使得銅鼓能夠以優(yōu)美的形態(tài)展現出來。銅鼓文化的繁榮,離不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在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銅鼓文化吸收了各地區(qū)各民族的文化元素,逐漸形成了多樣化的風格和獨特的韻味。

  一方面,各民族在冶煉技術上的交流是銅鼓文化傳播的重要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地區(qū)的民族逐漸掌握了冶煉青銅的技術。在商周時期,百越民族向中原地區(qū)輸送了大量銅料資源,中原地區(qū)發(fā)達的冶鑄技術也逐漸傳播到南方地區(qū),大幅縮短了嶺南先民掌握青銅冶鑄技術的過程??脊刨Y料顯示,廣西出土了大量類似獸面紋提梁銅卣的青銅器,其紋飾整體特征呈典型的中原文化風格,是中原地區(qū)和嶺南地區(qū)交流的見證。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于越吸取了吳越先進的冶鑄技術,聘請鑄師名匠,金屬冶鑄工藝實現飛躍,促進了銅鼓文化的多樣化和精美化發(fā)展。秦朝統(tǒng)一嶺南后,先進的冶鑄技術被帶到嶺南地區(qū),推動嶺南銅鼓鑄造工藝達到新的高峰。例如,當地在鑄造工藝方面采用了類似全范式和內模外范式鑄造法。

  另一方面,楚國對銅鼓文化的傳承也具有重要意義。楚國是古代中國青銅冶鑄業(yè)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楚國的青銅器傳入嶺南地區(qū),催化了嶺南地區(qū)青銅文化的萌芽與產生。而后,駱越人逐漸掌握了青銅冶鑄技術,并形成了獨特的銅鼓文化。出土于廣西田東縣祥周鄉(xiāng)的兩面萬家壩型銅鼓,墓葬所屬時代為駱越人在右江流域的居住時期。秦代以前田東屬百越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駱越,楚滅越后屬楚,《史記》中載有楚悼王曾派兵南平百越之地,以及楚文化對該地的影響。

  正是由于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銅鼓文化得以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蓬勃發(fā)展,成為中華文化中富有特色的瑰寶,彰顯著中華民族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

  交融共生:紋飾層累中的多元一體

  銅鼓作為文化的載體,在傳承過程中既保持了嶺南文化的傳統(tǒng)風格和特點,也融合了中原文化,不斷衍生出新的功能以及形態(tài),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體現。

  從傳播的地域范圍來看,銅鼓文化圈以國家級銅鼓文化(河池)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為核心,輻射紅水河流域乃至東南亞地區(qū)。銅鼓文化圈涵蓋了廣西、云南、貴州、四川、湖南等省份,以及越南、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家。銅鼓文化圈的形成和發(fā)展,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也反映出中國與東南亞地區(qū)的深厚友誼和密切交流。

  從民族交往的角度來看,銅鼓文化是中國西南地區(qū)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號和象征,主要涉及漢族、壯族、苗族、侗族、瑤族、水族、布依族、彝族、傣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等十多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各民族頻繁交流互動,銅鼓文化在各民族之間傳播和傳承,成為共同的文化符號和象征。

  從銅鼓紋飾的層累現象來看,最初的紋飾以太陽圖騰為主,后來逐漸加入了各地民族特色元素,如翔鷺紋、羽人舞蹈紋等,越來越瑰麗而繁縟的紋飾反映了先民對形式美和裝飾美的追求。此外,銅鼓造型也越來越復雜,鼓面沿后面出現立體青蛙、水禽、龜等動物塑像。鼓腰、鼓內壁和鼓足等處均出現精美的紋飾。一方面,銅鼓文化的一體性體現在其共同的功能、造型和紋飾(太陽紋),多元性體現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銅鼓紋飾差異性;另一方面,銅鼓紋飾的層累結構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

  國家級銅鼓文化(河池)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的實踐

  河池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區(qū),紅水河系、龍江河系兩大水系流經這里,紅水河沿岸的村落幾乎村村有銅鼓、家家有銅鼓,紅水河將沿岸各民族連成一個整體。

  在國家級銅鼓文化(河池)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里,各民族在鑄造和命名、啟用和收藏、婚慶、造屋、喪葬、節(jié)慶等場景中對銅鼓的應用,展現了地方民俗文化的豐富性。在命名習俗方面,東蘭、環(huán)江瑤族買回銅鼓時為銅鼓舉辦“薩歐別”儀式,反映了人們對銅鼓文化的重視;在婚慶習俗方面,壯族、瑤族使用銅鼓增添濃厚的喜慶氛圍;在喪葬習俗方面,瑤族、苗族和部分壯族有喪葬使用銅鼓的習俗,反映了人們對逝去親人的追思和緬懷;在節(jié)慶習俗方面,銅鼓是春節(jié)、壯族螞(蟲另)節(jié)、瑤族祝著節(jié)、苗族豐收節(jié)、壯族敬牛節(jié)等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的重要文化符號和用品,給活動增添了歡樂和莊重的氣氛。

  可見,銅鼓文化在河池地區(qū)是超越民族、地域的分類系統(tǒng),具有引領性的核心文化類型。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銅鼓習俗本身貫穿于各民族文化之中,銅鼓與各族民眾的節(jié)慶習俗、歌舞娛樂、民間傳說與神話、地方信仰密切相關;其二,銅鼓文化所呈現的禮樂合一、多族共享、深植鄉(xiāng)土、崇祖敬老、聚眾同樂的特征成為整合文化資源的基礎。從銅鼓習俗本身出發(fā),設置銅鼓文化帶,整合與銅鼓、銅鼓習俗密切相關的文化資源。其中,壯族銅鼓習俗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流傳于云南文山和廣西南丹、田林等地的壯、彝、瑤、苗族“銅鼓舞”也先后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在國家級銅鼓文化(河池)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的整體保護下,河池市發(fā)揮其銅鼓數量多、使用民族多、與當地傳統(tǒng)節(jié)慶聯系密切、鑄鼓技術高超、保護措施完善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使銅鼓文化得以長久保存和發(fā)展,擦亮了“世界銅鼓之鄉(xiāng)”名片。

  (本文由《中國民族報》提供,作者單位:郝國強,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李星瑩,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蘭耿燈,河池市民宗委。)

  【以上內容為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p>

  監(jiān)制 | 楊新華 肖靜芳

  統(tǒng)籌 | 康坤全 劉佳

  責編 | 劉嫻

  審核 | 牛銳

  編輯 | 海寧 郭史檸

  制作 | 胡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天等县| 喀喇| 九江市| 乌审旗| 广水市| 昔阳县| 安顺市| 巴青县| 南平市| 普兰店市| 青田县| 女性| 洪泽县| 石阡县| 独山县| 都匀市| 吴川市| 闽侯县| 运城市| 岗巴县| 浦城县| 黔西| 凤阳县| 黄山市| 南丹县| 大姚县| 六枝特区| 二连浩特市| 两当县| 丹凤县| 古蔺县| 原阳县| 温州市| 六安市| 榆林市| 安新县| 荃湾区| 普格县| 公主岭市|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