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閱讀”,在北語與詞曲作家劉尊一起感受古典詩詞魅力
古典詩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訴說著古代先賢的智慧和情懷,但古詩詞教學卻常常是語文課堂的難點?!?/p>
在北京語言大學多媒體教室,一堂名為“唱讀古詩學漢語”的課程大熱,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留學生們一邊唱讀高歌,一邊形象地跟隨著音樂做著手勢舞動作,一首首古詩詞經演繹后被各國留學生廣為傳唱。
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
“唱古詩學漢語”課程的主講人為詞曲作家劉尊。自2020年課程設立以來,這種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的授課形式,受到來華留學生的歡迎和喜愛,他們的“古詩詞唱詩團”還受邀出現在了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等活動舞臺上。
日前,記者走進劉尊充盈著詩書氣息的辦公室,感受他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傳承方面的實踐和探索。
在他看來,在“唱古詩學漢語”課程上,通過講、讀、誦、吟、唱,結合古詩詞沙畫欣賞、手勢舞學習等授課形式開展的這種傳統(tǒng)文化的閱讀方式,可以稱之為“音樂閱讀”。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學生們唱著歌學古詩,通過立體的閱讀、音樂的閱讀、有效的閱讀,5分鐘就能學會1首古詩詞歌曲。一整節(jié)課下來,對于詩詞的意境和手勢舞也熟諳于心了?!眲⒆鹫f,在“音樂閱讀”中,留學生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從了解逐漸成為喜歡。
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郁欣可從2022年開始跟隨劉尊學唱中國古詩詞。如今就讀于清華大學的她,每周五下午都會騎著單車趕到北京語言大學來上劉尊的課。目前,郁欣可已經錄制完成近10首劉尊作曲的古詩詞歌曲。
對于未來,郁欣可說,因為對中國古詩詞歌曲的熱愛,她準備畢業(yè)后留在中國,繼續(xù)和劉尊老師學唱古詩詞,并且希望從事古詩詞歌曲的演唱工作,讓中國古詩詞歌曲讓她更多的家鄉(xiāng)人聽到和學唱。
2023年6月,“中外學生王安石詩詞唱誦對話大會”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劉尊為總策劃、導演和全部古詩詞歌曲的作曲人。北京語言大學校長段鵬致辭表示,北京語言大學素有“小聯(lián)合國”之稱,此次詩詞大會是通過中外師生的“深入對話和實際行動獲得心與心的共鳴”的一種實踐和嘗試。
讓青少年愛上傳統(tǒng)文化
其實,劉尊對于“音樂閱讀”的探索始于10年前的一次書店之旅。
“當時很多小朋友家長來找我,說現在孩子們能唱的兒歌特別少,想讓我?guī)退麄儗懸恍┬碌膬焊琛T诠湫氯A書店時,一套厚厚的《唐詩三百首》讓我有了靈感。”于是,就有了劉尊譜曲的第一首古詩詞歌曲《望廬山瀑布》。
劉尊把這首歌教給家長后,歌曲很快就在孩子們中傳開了。從此,家長和孩子的喜愛,推著劉尊往前走。如今,不止是《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劉尊已完成中華古詩詞作曲、演唱錄制、出版近2000余首。
劉尊說,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史,為我們儲備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文化財富?!白V曲成歌的過程,就是一次次用音樂與古人對話的過程。我感覺自己只是一名記錄者和書寫者,旋律就來自那個很遙遠的年代?!?/p>
2000年,《用音樂學古詩》一書出版,該書將小學語文課本中的75首古詩詞進行譜曲并組織演唱錄制。這些古詩詞由我國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翻譯成英文,畫家仇立權進行插圖繪制,作曲選用了劉尊的作曲版本。
如今,劉尊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歌曲在校園中廣為傳播,數百所學校相繼成立專門演唱劉尊作曲古詩詞歌曲的唱詩團。
河北涿州,是劉尊的故鄉(xiāng)。2022年,劉尊在涿州實驗中學舉辦了一場3500名師生參加的“跟著劉尊唱古詩”公益課。師生同唱《登鸛雀樓》的壯觀場景,至今讓他動容。
感恩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無論是對中國的孩子們,還是對國外的孩子們,都有著特別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劉尊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為了更好感受古詩詞意境,每次他帶著留學生們赴各地演出時,都會為大家每人準備一套漢服。
漢服不僅是傳統(tǒng)服飾,更是文化符號。對于當前的“古風熱”“國潮熱”,劉尊期待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和喜愛能夠一直延續(xù)下,讓更多國際友人與當代青年,在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傳承中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其實,帶著青少年唱古詩的劉尊,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是一名當紅流行歌手。在不斷的跨界與突破中,他一步步成為了今天的詞曲作家、音樂制作人、大學客座教授、小學藝術校長、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和大型晚會導演。多年來,他帶動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唱詩,古詩今唱,唱出千百年前古人心中的紛紛擾擾,唱出千百年后今人心中的少年情懷。
“感恩祖先留給我們這些文化瑰寶,感謝新時代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也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眲⒆鸨硎?,自己仍在推進古詩詞歌曲創(chuàng)作,也非常享受這個過程。他希望精心烹制的文化“美餐”能夠帶動更多人,一起感受詩詞學習的快樂,品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
(光明網記者邱曉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