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川大三星堆考古隊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發(fā)布時間:2023-05-05 11:0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川大三星堆考古隊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34歲“坑長”:三星堆是很長遠的事兒

  日前,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正式揭曉,四川大學三星堆遺址考古隊名列其中,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這也是四川省唯一榮獲此獎的青年集體。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四川大學了解到,在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之前,四川大學三星堆遺址考古隊已經在祭祀區(qū)的5、6、7號坑累計工作近30個月、7000多小時。出土數千件珍貴文物,其中不乏有金面具、龜背形網格狀器等重大發(fā)現。

  團隊中90后占比超75%

  在三星堆一線的挖掘現場,隨處可見的都是朝氣蓬勃的青春面孔。川大考古隊中,參加挖掘工作的川大學生,多為碩、博在讀學生,從帶隊老師到學生都有著90后的身影,團隊中90后占比75%以上。

  自進駐以來,“早8晚6,7天不休”是川大考古隊的常態(tài),時常要通過加班來“給文物爭取時間”。每周也會組織多場例會及時調整工作進度、更新發(fā)掘方式。發(fā)掘工作無疑是辛苦的,不僅需要對重復的內容保持耐心細致,還需要忍得住酸痛、耐得住寂寞的定力。

  “累!但是駐地門口那家兔頭真好吃?!蹦贻p的隊員們也善于“苦中作樂”。哪怕是身著悶熱的防護服,他們都能找到全新視角來自我安慰,“這次在工地上穿防護服也省去了洗衣服”。同樣是考古文博學院研二學生的趙春玲笑言。與其他考古方向的同學不同,她的研究專業(yè)是文物與博物館學,在真正來到現場后,她找尋到了熱愛。

  在發(fā)掘現場,年輕人的參與不僅帶來了蓬勃朝氣,還展現了對個性的追求與對生活的熱愛。他們能夠運用各種“黑科技”,亦能夠打破傳統,將歡聲笑語融入在艱辛的考古日程中。

  科技助力考古挖掘和研究

  34歲的黎海超,是四川大學歷史文化(考古文博)學院最年輕的教授,是四川大學三星堆遺址考古隊的現場領隊,被戲稱為5、6、7號坑的“坑長”。對挖掘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黎海超都了然于胸。

  受聘川大后,黎海超推動成立了文物分析實驗室,讓科技助力考古,提供更多的研究資料和視角。他說,“我們有考古學科的背景,具有文科的‘根’,能夠在這個基礎上把科技當作工具來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更貼切地解決考古學人所關心的問題?!?/p>

  黎海超的團隊主要負責的三座坑各具特點,其中5、6號坑遺物關系復雜、跡象特殊,現場難以獲得良好的發(fā)掘效果。團隊對兩坑進行了整體切割,轉移到室內更優(yōu)的環(huán)境中,用更精細的方式進行清理。這樣原本只能從一個視角進行挖掘觀察的遺跡,可以根據需要使用設備固定翻轉180°進行反向清理,最大程度地提高發(fā)掘水準。在室內還可以使用工業(yè)CT等大型設備進行掃描,預知文物的埋藏情況,從而制定更合理的發(fā)掘方案。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里,三星堆的銅器都產自本地。但考古隊通過高科技手段進行溯源測試,分析銅器的鉛同位素、微量元素等,發(fā)現產地非常復雜,不同區(qū)域的原料、技術、設計風格匯聚在三星堆,展示出三千年前超乎想象的密切交流網。

  不僅如此,通過對各類文物系統的科技分析,團隊嘗試復原三星堆與周邊其他區(qū)域文化之間資源、文化技術的聯系,打破三星堆閉塞的刻板印象,展示區(qū)域間資源的往來流通,建立起以三星堆為中心的古代商貿與文化網絡,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三星堆文化。

  將今后研究規(guī)劃轉向三星堆

  談到獲獎感受,黎海超說,“這份榮譽不僅屬于川大,還屬于共同奮戰(zhàn)在三星堆遺址的兄弟單位,屬于默默奉獻的中國考古人?!?/p>

  從校內到研究所,再到公眾講壇;從央視新聞到五四青年節(jié)特別節(jié)目、從微博熱搜到B站紀錄片,這個以90后為主的團隊關于三星堆的科普講座已經在線上線下開設了數十場,三星堆博物館超過400萬人關注,網友自發(fā)仿制三星堆金杖出圈,考古專業(yè)報名人數大增。每一項成績與改變,都是考古人努力的見證,黎海超說,“考古,要去發(fā)揮真正的社會價值,走向社會?!?/p>

  發(fā)掘與研究的辛苦與艱難不言而喻,但黎海超從未后悔過曾經的決定,甚至將今后二十年的研究規(guī)劃都轉向了三星堆。

  7號坑龜背形網格狀器的出土、象牙的完整挖掘與保護、溯源工作的突破——越來越多的好消息傳來,似乎都在昭示著三星堆研究的光明未來。黎海超說,“我們把三星堆發(fā)掘和研究當成畢生的事業(yè),現在我來負責。我這一輩子能做的事是有限的,但下一輩還要接著去做,這是很長遠的事兒?!?/p>

  在他看來,某種意義上,考古與歷史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源頭,只有真正將古代具體發(fā)生的歷史解釋清楚,才能為大家呈現往日輝煌。考古,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最初的好奇心,更是一種需要承擔的家國民族責任。

  內存

  自1960年川大考古教研室成立開始,川大考古人躬耕田野一甲子,參與了三星堆、金沙、李家壩等一批巴蜀文化的重要發(fā)現。如今,川大考古人參與“考古中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課題,以新發(fā)現三星堆祭祀區(qū)5、6、7號坑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田野考古工作。在這些文物發(fā)現成就背后,是代代川大考古人點點滴滴的奉獻和堅持,黎海超知道,現在的挖掘只是冰山一角,需要一代代考古人繼承、延續(xù)。(北京青年報 文/本報記者 王天琪 統籌/孫慧麗)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宁夏| 常熟市| 嘉祥县| 康乐县| 丹寨县| 赤壁市| 嘉祥县| 承德市| 都匀市| 苗栗市| 通化县| 惠州市| 个旧市| 永仁县| 富源县| 万盛区| 梁山县| 新竹县| 米泉市| 永新县| 都兰县| 衢州市| 金寨县| 泰安市| 南汇区| 塔河县| 阿巴嘎旗| 裕民县| 且末县| 邵阳市| 新源县| 金溪县| 宾川县| 沽源县| 辽源市| 永年县| 同心县| 荣成市| 宁明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