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碩士生成了非遺的“忘年交”
“你們的掛件是怎么做的?我想作為新年禮物送給太平鼓隊員?!?024年年初,北京舞蹈學院碩士生黃詩穎將京西怪村太平鼓形象的鑰匙扣和中英版訓練教材寄到怪村后,收到了怪村太平鼓傳承人的消息。雖然實踐已經(jīng)結束,但黃詩穎一直和怪村太平鼓傳承人保持著聯(lián)系。
2023年6月,黃詩穎和北京舞蹈學院的5名碩士研究生組建起“靈秀鄉(xiāng)音”實踐隊,前往位于北京市豐臺區(qū)王佐鎮(zhèn)西南部的怪村,調(diào)研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京西怪村太平鼓。或許實踐隊的6個姑娘自己都沒想到,這場鄉(xiāng)村實踐讓她們和非遺舞蹈結成了“忘年交”。
實踐隊隊長、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學專業(yè)碩士生謝威介紹,京西怪村太平鼓是北京市的傳統(tǒng)民俗舞蹈,這種舞蹈動作小巧、節(jié)奏明快,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槌,在多人組成的隊伍中邊喊節(jié)奏邊起舞,可以很好地活躍氛圍,而且簡單易學,場地不受限制,為當?shù)鼐用裣猜剺芬姟?/p>
回想起初到怪村時的場景,謝威仍然記憶深刻。在一個農(nóng)家小院中,京西怪村太平鼓第三代傳承人、70多歲的呂翠琴身著粉紅色的演出服,在多人組成的隊伍中邊喊節(jié)奏邊起舞。她正在做的動作套路是“穿花籬笆”,男女演員你來我往,繞“8”字形狀。配合著鼓點,演員們擊鼓起舞,十分熱鬧。
暑假期間,實踐隊隊員每兩周到怪村一次,當時天氣格外炎熱,氣溫經(jīng)常能達到38℃。實踐隊隊員左手用指根抵住鼓面,右手敲鼓,腰和眼睛都要緊跟太平鼓移動;“叫鼓”時,必須打到鼓心,用小臂帶動手腕;“抹鼓”時左腳必須先往旁邊跨一步……烈日下,呂翠琴精力充沛,耐心地指導隊員們。一套動作下來,大家滿身都是汗。回到學校后,實踐隊隊員還會在校內(nèi)的舞蹈教室進行練習。
實踐隊隊員黃詩穎對京西怪村太平鼓的舞蹈套路如數(shù)家珍,一共有12種套路,包括“叫鼓”“穿花籬笆”“斗公雞”“三人兩頭忙”等,這些套路動作各異,其背后的故事也豐富多彩?!按┗ɑh笆”套路呈現(xiàn)的是過去農(nóng)村制作花籬笆的工藝,“斗公雞”套路模仿的是村里公雞振翅、互斗的情景,“拉抽屜”套路與過去做飯拉風箱的動作有關……
黃詩穎記得,“每次教學前,呂翠琴老師會和我們講述‘焉焉’的故事,我們迷迷糊糊聽了好幾次才知道,原來方言‘焉焉’是擬聲詞,是過去的意思,她用講故事的方式將過去的農(nóng)村生活生動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怪村太平鼓的動作也由此生發(fā)”。
“每學習一個舞蹈套路,我們都像在‘解鎖’一個農(nóng)事趣聞?!秉S詩穎說。
在3個月的實地調(diào)研中,實踐隊隊員與怪村太平鼓結下了深厚的情緣,也基本掌握了怪村太平鼓的動作、套路與風格特點。本以為這次調(diào)研會順利結束,實踐隊隊員也準備將學習到的東西寫進調(diào)研報告,并提交課堂作業(yè)。
但實踐隊隊員與呂翠琴在2023年8月末的一次溝通打破了她們本來的想法。呂翠琴與怪村太平鼓第四代傳承人王娟告訴實踐隊隊員,目前怪村太平鼓面臨著嚴重的傳承危機,一方面,雖然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了資金和場地支持,為他們拍攝了宣傳片,但傳播效果有限,另一方面,缺乏專業(yè)的舞蹈訓練教材,不利于其他人學習。
得知這些后,謝威開始反思,自己和隊員們這次調(diào)研是為了交作業(yè),還是希望真正服務鄉(xiāng)村非遺舞蹈傳播?謝威與實踐隊其他隊員商量后,決定調(diào)整原有計劃,除了撰寫調(diào)查研究報告外,加入拍攝舞蹈宣傳片和制作舞蹈教材兩個任務。
面對傳播方式單一及缺乏專業(yè)教材問題,實踐隊隊員在搜集了大量歷史資料后,拍攝了舞蹈宣傳片《鼓舞聲聲,奏響太平》,把怪村太平鼓的歷史、舞蹈套路等用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并主動聯(lián)系公眾號平臺進行知識普及與非遺宣傳。在呂翠琴口傳身教的基礎上,實踐隊隊員還為怪村太平鼓配備了文字版和視頻版舞蹈訓練教材,詳細闡述了動作含義、鼓點節(jié)奏、技法要領等,為想學習這種舞蹈的人提供了一份可參考的資料。
當實踐隊隊員把成果遞交到傳承人手中時,呂翠琴和王娟非常高興。謝威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們意識到了作為北舞學子應該承擔的責任”。
對于實踐隊隊員們來說,怪村太平鼓是一份來自怪村的珍寶。這項國家級非遺舞蹈,帶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更飽含非遺傳承人的熱愛與堅守。這一段傳承故事,是實踐隊與怪村太平鼓的共同記憶。
在2023年年末的一場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分享會上,黃詩穎將實踐隊與怪村的故事分享給了來自不同高校的大學生們。黃詩穎覺得,非遺傳承不是冰冷的任務,而是一種有溫度的交互。傳承不僅僅是傳承舞蹈的動作,更要傳承它的精氣神,傳承祖祖輩輩的情感積淀和文化記憶。身為青年學生的她們有責任挑起傳承非遺的擔子,也更應去探索創(chuàng)新的方式助力鄉(xiāng)村文化發(fā)展。
如今,謝威遠赴奧地利學習舞蹈,回憶起這段在怪村的經(jīng)歷,仍然覺得十分奇妙。在一次次的學習與碰撞中,非遺舞蹈與鄉(xiāng)村文化煥發(fā)出新的光彩。她也希望回國后,能和怪村的村民與實踐隊隊員一起,圍圈而聚,打著鼓點,哼著小曲,隨節(jié)奏再次起舞。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徐丹陽 實習生 劉德熙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