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地方

傾注匠心匠藝 錘煉絕活絕技(工匠絕活·特別策劃)

發(fā)布時間:2023-05-26 15:30:00來源: 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y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依靠勞動創(chuàng)造扎實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充分發(fā)揮主力軍作用。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chuàng)造的重要力量。近日,第十六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3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和295名全國技術能手受到表彰;他們是愛黨報國的奮進者、勇于創(chuàng)新的開拓者、工匠精神的踐行者。

  本報記者走近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傾聽他們干一行、鉆一行的奮斗故事,感受他們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赤子情懷,抒寫他們挑戰(zhàn)自我、勇于突破的拼搏精神……

  ——編 者

  成長:把看似枯燥的工作變得有趣

  “做技能工人就像加工毛坯一樣:只要認真鉆研,鐵疙瘩也能變成精密件”

  走進嘈雜的智能制造裝備車間,穿過由大大小小的機床、高高低低的工具架圍成的一角,記者見到了北京北方車輛集團首席技師、數(shù)控銑工馬小光(圖①,張勁雄攝),他靜靜地站在工作臺前,認真翻看圖紙……

  “小光,小光!”同事喊了他幾聲,他才回過神來。“馬小光有個‘絕活’,他能‘聽’出刀具磨損的程度?!蓖滦χf,“中華技能大獎,可不是白得的!”

  的確,從普通學徒到大國工匠,哪有那么容易?

  1998年進廠,馬小光的第一份工作是電極鉗工。加工石墨電極會飛濺大量粉末,下料、畫線、銼削等工序都得手工獨立完成,每天忙完,全身上下灰撲撲的。

  一臺銑床、一個計算器、一把銼刀,就是馬小光每天的伙伴。他一有空就搬來毛坯件練習。5年,記不清用鈍了多少銼刀,在銑床邊度過了多少日夜,馬小光終于掌握各項要領。

  “正是這段經(jīng)歷,讓我把基本功融會貫通了。”馬小光說,“做技能工人就像加工毛坯一樣:只要認真鉆研,鐵疙瘩也能變成精密件,發(fā)揮大作用。”

  “認真鉆研”的背后,是興趣使然。機修鉗工王樹軍(圖③,受訪者供圖)就是如此。1993年,王樹軍成為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車間機床維修工。手握鉗具、調(diào)修設備,很多人覺得枯燥,但他覺得很有趣:“每個零件都是獨立的個體,經(jīng)過我們的手,它們摩擦、碰撞、重組,誕生出一個新形態(tài)。這不是很有意思嗎?”

  王樹軍頭一次見到內(nèi)燃機加工中心,心想:“這么‘高大上’的設備,啥時候我也能保養(yǎng)這位‘新朋友’就好了。”王樹軍學的是鉗工,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報班上課、查閱資料,一點點認識這位“新朋友”。不僅“新朋友”變成了“老朋友”,他還幫這位“朋友”實現(xiàn)升級。如今,王樹軍已攻破多項高精尖重型機車內(nèi)燃機精密修復技術難題,成為公司首席技師。

  為了心里放不下的陶瓷工藝,20多年前,陶瓷成型工占紹林(圖④,受訪者供圖)曾兩次“拜師學藝”。出生于江西省鄱陽縣的他,小時候跟叔叔到景德鎮(zhèn)生活。占紹林最初學的是修坯,景德鎮(zhèn)瓷以“薄如紙”聞名,考驗的不僅是心手合一的功夫,更是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占紹林年紀小,很快就放棄了。回到老家以后,占紹林輾轉反復:修坯做不得,那試試拉坯呢?于是,他再次回到景德鎮(zhèn)。這一次,他咬緊牙關,“瓷泥采用的是珍貴的高嶺土。為了能反復練習,我冬天零下幾攝氏度光腳踩泥,把廢泥也利用起來?!闭冀B林說?!耙且粋€月還拉不出像樣的器件,就回家去?!币驗閹煾傅倪@句話,他從下午5點一直拉到第二天凌晨5點,直到拉出了四五個同樣大小、厚薄的坯,才讓師父滿意。

  “功夫下到極致,才能在技藝上前進一大步,工作也才更有成就感?!闭冀B林感慨。

  攻關:把別人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一遍遍嘗試,失敗了無數(shù)次,夜里做夢都在想方法”

  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唐山公司”)組裝廠房,一輛新型都市快軌列車下,中車首席技能專家、機車車輛管道工蘇?。▓D②,王衛(wèi)平攝)一手扶著直徑42毫米的管路,一手拿起1米長的加長扳手不停地緊固連接處?!俺R?guī)的扳手長度只有40厘米,無法滿足大直徑管路的用力要求?!睘榇耍K健為扳手特制了一個加長套管,解決了用力問題。

  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來說,創(chuàng)新是一種態(tài)度和習慣。哪怕用“笨辦法”,也要把別人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2007年,中車唐山公司開始第一批高速動車組列車生產(chǎn)?!安幌駛鹘y(tǒng)的鐵路客車彎管可以手工制作,動車組彎管的制作需要依賴數(shù)控彎管機。金屬材料有回彈性,需要在使用數(shù)控機進行彎管時,人工輸入補償數(shù)據(jù)?!碧K健說,“這些管路組成了動車組重要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但純靠經(jīng)驗調(diào)總是有偏差?!?/p>

  蘇健想來想去,只有一個“笨辦法”:他帶著幾名技術骨干,吃住在廠區(qū),針對14類不同直徑、22種不同彎曲半徑的原料管,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利用生產(chǎn)之外的時間,進行4500多次實驗,共收集了1.2萬多個彎管補償數(shù)據(jù),最終建立“高速動車組數(shù)控彎管角度回彈補償數(shù)據(jù)庫”,把彎管角度偏差控制在0.1度以內(nèi),橢圓度變形控制在0.5%以下,遠高于國家標準。

  馬小光也是個愿用“笨辦法”的人。2002年,車間第一次引進數(shù)控機床,但大家都沒能順利做出產(chǎn)品,有些人說根本不好用,馬小光卻主動認領了這個難題。缺乏刀具,他就拿手磨刀具一點點試;不懂編程,就捧起書本一頁頁學。他還攢了半年工資,買了臺電腦學計算機繪圖。

  “我還記得一個叫G42的指令,用起來復雜,卻是控制機床加工精度的關鍵?!瘪R小光說,“一遍遍嘗試,失敗了無數(shù)次,夜里做夢都在想方法?!?006年,他用數(shù)控機床成功加工出一套平衡器鍛造模具。過去,十幾個工人要為此忙活兩個月,現(xiàn)在一臺機床兩周就完成了,效率大幅提升!

  傳統(tǒng)陶瓷如何創(chuàng)新?在一次交流活動中,占紹林注意到:一位外國藝術家做的陶器作品,比如動物、人像等,都是一次拉成的。而傳統(tǒng)的陶瓷大件,要分成幾部分分開來做,再組合到一起?!叭掷?,七分修”,景德鎮(zhèn)瓷泥軟黏,坯胎更厚,也就更費泥料和時間?!澳懿荒芤淮纬尚湍兀俊卑敫彈l,一雙巧手,力度、水分、干縮比等每個要素都要非常精細……經(jīng)過反復嘗試,占紹林終于成功采用本地瓷泥一次拉成線條流暢的三層結構器物。

  傳承:把自己積累的經(jīng)驗變成教材

  “每個案例,我都標注得盡可能詳細;每寫一次,就好像重新修了一次”

  “嚓——嚓——”故障燈亮起,一名年輕人一路小跑,急慌慌地找到王樹軍,“王師傅,南二的刀斷了,您快去瞧瞧!”抄起手套,戴上帽子,王樹軍手一揮:“走!”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幫助年輕人成長?!?013年,以王樹軍命名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立,他舉辦“維修課堂”,每年授課240課時,還利用業(yè)余時間,寫下十幾萬字的業(yè)務筆記?!懊總€案例,我都標注得盡可能詳細;每寫一次,就好像重新修了一次?!蓖鯓滠姲堰@本筆記送給學員們,“這就相當于有了教材?!?/p>

  “不能止步于‘壞了什么修什么’,還得學會‘需要什么造什么’?!苯鼛啄辏鯓滠妿ьI工作室開展自動化改造項目,鼓勵學員發(fā)揮個性和特長,進行產(chǎn)品改良。

  2016年,濰柴推出一款自主研發(fā)的大功率產(chǎn)品——WP9H/WP10H?!半m然內(nèi)燃機性能邁向高端,但起初設備的產(chǎn)能跟不上,必須改造升級?!蓖鯓滠娬f。圖紙畫了一張又一張,尺寸改了一次又一次,他帶領團隊先后升級各類設備20臺、自制設備33臺,將日產(chǎn)能從100臺提高到120臺,縮短市場投放周期6個月,年創(chuàng)造效益達1.44億元。

  “正是工作室前些年的創(chuàng)新經(jīng)驗,給了我們大膽改造的底氣?!蓖鯓滠娬f。

  做講座、寫教材、帶團隊,和王樹軍一樣,許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都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外,更多地發(fā)揮著傳幫帶的作用。

  云南硯山土陶、福建南平建盞、浙江龍泉青瓷……過去3年,占紹林到各地的窯口走訪調(diào)研,傳幫帶的腳步走向全國各地?!跋胍伎既绾胃玫貛诱麄€行業(yè)發(fā)展,必須走出去,互相提提建議,共同進步?!苯衲?月,占紹林組織了一支包括美術、設計、燒窯等工種在內(nèi)的團隊,前往云南硯山交流。“如何創(chuàng)新技法提高拉制的效率?如何改變造型設計滿足年輕人的喜好?”占紹林說,“我們思考,產(chǎn)品用料、燒窯方式、裝飾設計,都可以更新一下,以便更好適應市場變化?!?/p>

  今年,占紹林收了8個徒弟,全都來自內(nèi)蒙古、福建、河南等外省份,“他們都有很好的藝術功底,我希望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當?shù)氐膸ь^人?!?/p>

  “這幾年,感覺自己越來越忙了?!瘪R小光說,2018年,工作室成立之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培養(yǎng)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新時代技能骨干。桌上的日歷本,密密麻麻畫滿了圈和勾。除了編寫教材、舉辦講座,他還指導很多年輕人在各類技術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他已帶領團隊先后完成無人車行走系統(tǒng)等200多項重點攻關項目,取得工藝創(chuàng)新成果30項,獲得國家專利20項。

  2012年,蘇健成立工作室,負責動車組制動管路相關技術的研究;隨著骨干成員的增加,技能攻關和人才培養(yǎng)的范圍逐步擴大到了整個組裝系統(tǒng)。11年來,工作室編制11冊約10萬字的教材,組織開展技術操作創(chuàng)新120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51項。得知自己榮獲中華技能大獎的那一刻,蘇健激動不已:“榮譽是屬于集體的,也是屬于過去的。未來,我們還要繼續(xù)勤鉆研勇創(chuàng)新,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想必這是所有獲獎者共同的心聲吧。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5日 06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石首市| 许昌县| 大方县| 西平县| 监利县| 岢岚县| 永川市| 安平县| 太湖县| 鹤岗市| 铁岭县| 临沂市| 安顺市| 股票| 澄城县| 涡阳县| 黎城县| 罗定市| 额尔古纳市| 永定县| 眉山市| 麦盖提县| 怀安县| 奈曼旗| 伽师县| 麻城市| 靖远县| 万宁市| 醴陵市| 高邑县| 东海县| 江川县| 岳池县| 乌兰县| 长治市| 莎车县| 营山县| 上思县| 沙雅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