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矛盾糾紛化解在成訟之前(人民時評)

發(fā)布時間:2023-10-23 14:51:00來源: 人民日報

  充分發(fā)揮人民調解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使矛盾糾紛發(fā)生后能及時就地實質化解

  

  調解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矛盾糾紛化解方式。人民調解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制度,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發(fā)揮著基礎性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堅持好、發(fā)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蔽覈鴵碛?4億多人口,素有“以和為貴”的文化傳統(tǒng),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成為“訴訟大國”。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社會矛盾糾紛規(guī)模較大,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充分發(fā)揮調解作用,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人民調解是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第一道防線”。近日,全國調解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表彰了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數(shù)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有人民調解委員會69.3萬個,人民調解員317.6萬人,其中專職人民調解員41.2萬人,覆蓋城鄉(xiāng)和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的調解組織網絡基本形成。2022年,全國人民調解組織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494萬件,其中人民法院委派委托調解成功675萬件,大量矛盾糾紛被人民調解這道“防線”化解在成訟之前,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

  著眼未來,充分發(fā)揮人民調解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使矛盾糾紛發(fā)生后能及時就地實質化解,才能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從鄰里關系到家庭矛盾,從山林土地到房屋宅基地,發(fā)生在基層群眾身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糾紛,如果久拖不調、久調不成,容易“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比如,有的調解只是給糾紛畫了個“逗號”,卻沒有畫上實質化解的“句號”,導致糾紛最終進入訴訟,既給當事人增加訟累,又不利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糾紛調解貴在“及時”和“就地”。要化解矛盾更快些,以法理情相結合及時妥善化解;也要距離群眾更近些,把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推動源頭預防、就地實質化解糾紛。

  人民調解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yè),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應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凝聚調解工作合力。當前,一些地方的調解工作還有一定改進空間。比如,有的地方訴調對接延伸不到位,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銜接機制不夠健全;有的地方存在“各管一段”現(xiàn)象,在促進矛盾糾紛實質化解方面還需加強溝通協(xié)作。必須進一步完善調解工作格局,做好人民調解,做實行政調解,做強司法調解,做優(yōu)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解,促進各類調解協(xié)調聯(lián)動。同時,努力打通“數(shù)據孤島”,實現(xiàn)相關業(yè)務協(xié)同、信息共享。要積極運用大數(shù)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實現(xiàn)對矛盾風險的動態(tài)感知、精準分析,提高預測預警預防風險的能力。

  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調解工作貼近群眾、貼近一線,一場場調解也是一堂堂普法公開課。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fā)揮好調解的基礎性作用,廣泛引導和發(fā)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促進矛盾糾紛有效分流、及時調處,就能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匯聚更多力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陈巴尔虎旗| 南和县| 濮阳县| 石柱| 桃园市| 渝中区| 乌兰浩特市| 绿春县| 新河县| 静海县| 历史| 柳州市| 织金县| 牡丹江市| 开原市| 永寿县| 秦皇岛市| 马鞍山市| 兴山县| 平邑县| 怀集县| 论坛| 扶沟县| 新泰市| 中阳县| 高阳县| 韶关市| 和平区| 绥滨县| 旬邑县| 大城县| 胶州市| 平潭县| 安泽县| 汝州市| 永嘉县| 淄博市| 辰溪县| 宜城市|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