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陽是故鄉(xiāng)(我與一座城)
前不久,因創(chuàng)作紀念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紀實文學,我回到故鄉(xiāng)重慶云陽。江竹筠出生于四川自貢,她的丈夫彭詠梧烈士是云陽人,當時是下川東游擊縱隊政委。重慶解放前夕,夫婦兩人在云陽一帶組織武裝暴動,烈士的鮮血染紅過這片土地。
近鄉(xiāng)情更怯。一回到縣城,我就來到明德廣場,瞻仰彭詠梧、江竹筠烈士紀念碑。這對革命伉儷的雕像攜手并肩、挺胸昂首,站立在蒼松翠柏之中。這座紀念碑從前位于老縣城人民廣場,我上學時,每逢清明,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去祭掃。如今,這座紀念碑依然是這座新城里最引人注目的紅色文化地標。廣場旁的蓮湖公園風景怡人,園中一組“江姐托孤”主題浮雕引人注目,石頭上刻著江竹筠被捕、入獄、受刑、寫信托孤的情景。湖水清澈,游人如織,人們駐足觀看浮雕,重溫那段紅色歷史。
這片土地“四時多云,山水之陽”,故名云陽。因三峽工程建設,云陽人溯江而上38公里,把縣城搬遷至長江與澎溪河交匯處。云陽老縣城搬遷時,一些歷史文化遺跡也整體搬遷,一磚一瓦原封不動移了過來?,F(xiàn)在的建筑,倚山取勢、層層疊起,朱樓碧瓦、倒映江流,仍是我幼時所見的一派美景。
回家鄉(xiāng)后的第三天清早,父親約我去爬登云梯。新城建設伊始,云陽人就設計建造了這道登云梯。梯道起于長江岸邊,止于縣城制高點磐石城下,共1975級。整個梯道酷似一個巨大的“人”字,蘊含“以人為本、勇于攀登”的城市精神。我們一步一步登上最高處,整座城市盡收眼底。峽江山水依舊,而家鄉(xiāng)已出落成一座氣質獨特的現(xiàn)代化公園城市。近些年,云陽還舉辦了國際登梯比賽、全國沙灘排球賽、全國自行車邀請賽、世界翼裝飛行挑戰(zhàn)賽等諸多體育賽事,運動的因子讓這座城市愈加青春勃發(fā)。今年6月,又有一個好消息傳來——云陽開通了高鐵,從此,回家變得更方便了!
這次回鄉(xiāng),恰逢云陽舉辦“天生云陽”金秋節(jié),活動在縣城附近的太地村打谷場開幕。農民們在田間地頭載歌載舞,慶祝豐收。曾經(jīng)貧困的云陽,如今已脫貧,進入西部百強縣市,實現(xiàn)了華麗轉身。
縣城里一條長33公里的環(huán)湖綠道,也在金秋節(jié)到來之際全線貫通。為了保護長江,保障三峽庫岸地質安全,縣里決定不搞大開發(fā),而是啟動庫岸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程。全面關停拆除砂石碼頭、涉江違建,進行生態(tài)修復整治,并且大量栽種狗牙根、馬蹄筋、蘆竹等鄉(xiāng)土植物。歷時7年,原先生態(tài)系統(tǒng)極度脆弱的水庫消落帶變成了一道綠色生態(tài)屏障。同時,新建的環(huán)湖綠道用寬約3米的自行車道、跑步道和漫步道串聯(lián)起幾個城市公園,更加提升了城市的現(xiàn)代氣質。陳家溪早年是一片荒灘,人跡罕至,一些白鷺在此棲息。據(jù)此,云陽人生發(fā)出了打造白鷺公園的巧思,新建了觀鷺臺和棧道,種植綠色灌木,定期投放魚苗,設置白鷺保護員。漸漸地,更多白鷺來此“落戶”,成就了“人鳥居一城,白鷺舞蹁躚”的別樣景觀。
回到家鄉(xiāng)的這段日子,我時常到環(huán)湖綠道“打卡”。綠道兩旁既有中國傳統(tǒng)的梅花,又有引入的法桐;既有不畏霜雪的羅漢松,又有南方常見的小葉榕,引人駐足。公園里還配齊了直飲水、休閑座椅、服務驛站等公共設施……
傍晚,我漫步在月光草坪,耳邊突然傳來歌劇《江姐》里“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的歌聲。尋聲望去,幾位云陽當?shù)氐陌傩照邶R聲動情歌唱。夕陽映照著新城,高峽倒映平湖之上,紅色的旋律流動在云陽的街巷間,那樣動人,那樣幸福。丁小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