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時政

黔?。禾镩g地頭綻放芳華

發(fā)布時間:2023-03-08 09:50: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臘梅迎香》創(chuàng)排期間,從藝十余載的演員鄭涵月多次隨團深入麻懷村,去過數(shù)十個扶貧點,走訪了數(shù)百名干部群眾。當?shù)卮迕窈驮簣F的演員們越來越熟悉,不住感嘆:“我們麻懷村是你們的第二故鄉(xiāng)咯!”

  演員從黔劇經(jīng)典唱段唱到新創(chuàng)作品,觀眾也大著膽子跟唱、學唱,甚至有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蹣跚走到臺口,想要爬上舞臺。節(jié)奏不一的合唱響徹山間。

  《黔劇動漫》走進省內小學校園甚至幼兒園。黔劇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經(jīng)過動畫人物的表演闡釋,引得孩子們競相模仿。在一片歡聲笑語的交流中,許多小朋友迫切地舉手提問,想要學習了解黔劇知識,盡情感受戲曲藝術的獨特文化魅力。

  “作為一個地方戲曲院團,能夠5次走進國家大劇院,很不容易。”油妝未卸,貴州省黔劇院院長朱宏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這是他時隔三年再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這次帶來的劇目,是新戲《臘梅迎香》。

  演出結束時,舞臺上的朱宏與演員們牽著手在觀眾的掌聲里謝幕,一次又一次。貴州人愛聽的黔劇在首都飽受贊譽,《臘梅迎香》作為“百戲中華”國家大劇院非遺戲曲展演活動的首部劇目,一出場就贏得“碰頭彩”。

  “我興奮地看到貴州省戲曲界的一朵鮮花——黔劇”,1960年6月,梅蘭芳先生觀看黔劇《秦娘美》后曾欣然題詞。黔劇源于“貴州揚琴”,是民間一種分角色坐唱的表演形式,已有200多年歷史。但直到1953年,黔劇才被搬上舞臺,時稱“文琴戲”,到1960年2月正式定名為“黔劇”。因此,梅蘭芳在題詞中也稱黔劇為“青年的黔劇”。

  這個年輕的地方劇種,一度發(fā)展艱難。而如今,在不斷的藝術創(chuàng)新中,黔劇終于煥發(fā)新生,在梨園中別樣綻放。

  “熟悉、新鮮、好聽!”

  2019年,取材于“時代楷模”黃大發(fā)先進事跡的黔劇《天渠》大獲成功,還受邀參加了國家大劇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演出。此后,貴州省黔劇院蟄伏了3年。院團上下并不急于打造新劇目,反而沉下心來,將工作重心放在下鄉(xiāng)演出上。

  年均百場以上的下鄉(xiāng)惠民演出,他們忙碌在貴州的村里壩子、田間地頭、農家院落。正是在奔波的路上,新戲《臘梅迎香》的靈感闖入他們心頭。

  《臘梅迎香》以貴州羅甸縣麻懷村黨支部書記、“最美奮斗者”鄧迎香為素材創(chuàng)作?!拔揖褪怯米炜?,也要把隧道打通!”鄧迎香被稱為“當代女愚公”,她的事跡和精神打動了無數(shù)人。在一年多的創(chuàng)排時間里,從藝十余載的演員鄭涵月多次隨團深入麻懷村,去過數(shù)十個扶貧點,走訪了數(shù)百名干部群眾。當?shù)卮迕窈驮簣F的演員們越來越熟悉,不住感嘆:“我們麻懷村是你們的第二故鄉(xiāng)咯!”

  憑借對鄧迎香的傳神表演,《臘梅迎香》“圈”了一大批粉絲。有觀眾紅著眼眶感嘆:“熟悉、新鮮、好聽!”“我就想聽聽啥是黔劇,沒想到光顧著哭了,還得再看一次?!毖莩霈F(xiàn)場氣氛熱烈,院團所有人都深受鼓勵。

  “你們要經(jīng)常到我們鄉(xiāng)里來演出??!”

  “各位父老鄉(xiāng)親們,云千重,水千重,土家歌舞迎客來……”在客串主持人的青年演員黃蕾的問好聲中,2021年貴州千重嶺第一屆鄉(xiāng)村文化旅游節(jié)德江縣“科技衛(wèi)生文化三下鄉(xiāng)”文藝演出在德江沙溪土家族鄉(xiāng)隆重舉行。雖說隆重,但下鄉(xiāng)演出歷來沒有舞臺,先出發(fā)的工作人員就只是在村里找了塊空地,沒想到,演員隊伍堵在了半道上。

  德江沒有高鐵直達,從貴陽出發(fā),4個小時的車程多是盤山公路,先行的舞臺車卡在一個急彎處動彈不得。原計劃上午10點開始的演出幾度推遲,等大伙兒頂著日頭抵達后,來不及休息就要上臺。自己動手掛橫幅、搬音響、搭臺子,黔劇院的演員們不只修煉了演技,幕后工作也是手到擒來,戲服被汗水打濕了一件又一件。已等待多時的鄉(xiāng)親們,就一直在簡陋的廣場上默默陪伴。

  院團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我們爬過最高的山,走過最險的路,去過最偏遠的村寨,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正是這樣的覺悟,讓演員們在小鄉(xiāng)村里揮灑熱情。演員從黔劇經(jīng)典唱段唱到新創(chuàng)作品,觀眾也大著膽子跟唱、學唱,甚至有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蹣跚走到臺口,想要爬上舞臺。節(jié)奏不一的合唱響徹山間。

  “太喜慶、太活潑了,你們要經(jīng)常到我們鄉(xiāng)里來演出啊!”有村民大聲喊。這些十七八歲的年輕演員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在田間地頭,黔劇仍是一道必點的“家常菜”。

  離開時,鄉(xiāng)親們跟著客車一直送到村外,演員們不由地將臉貼近車窗,大聲喊著:“鄉(xiāng)親們辛苦啦!”這幕告別的畫面,深深印在了他們心間。

  這些年,貴州省黔劇院開展送戲進鄉(xiāng)村、進校園、進部隊活動,累計行程約20萬公里。演員們有時會開玩笑:“我們在省內演出奔波的路程都夠繞地球幾圈了?!?/p>

  2021年,黔劇院演出超過280場,線上演出更是吸引觀眾近千萬人次。2022年,伴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的開展,黔劇這道“家常菜”全年演出近200場,觀演超8.3萬人次,黔劇真正走進了千家萬戶。

  人才接續(xù),劇目創(chuàng)新,觀眾多元

  從藝40余年,朱宏深知黔劇要發(fā)展創(chuàng)新,首先要解決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

  10年前,貴州省黔劇院就開啟了新一代人才培養(yǎng)計劃。朱宏在貴陽和北京之間來回奔走,希望中國戲曲學院附中能夠開辦一個黔劇班。時任附中校長徐超被朱宏的一片赤誠打動。這一年,黔劇院從全省900個報名者中選拔出30個有潛力的孩子,把他們送進了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經(jīng)過6年的學習,這批孩子順利畢業(yè)。如今,他們已經(jīng)成長為黔劇院的中堅力量。

  今年21歲的魏英如便是其中之一。她演出畢業(yè)大戲時的照片,還出現(xiàn)在中國戲曲學院教育教學成果展上。來到黔劇院時,魏英如就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黔劇,我要把戲演好,讓更多觀眾知道黔劇原來是這樣唱的,原來這么好聽?!?/p>

  人才源源不斷,黔劇才會有突破創(chuàng)新。2022年初,朱宏又將7名黔劇新秀招進劇院。

  有了年輕血液的注入,黔劇院一邊重拾折子戲,一邊創(chuàng)作出《黔花新蕊》《扇韻》等創(chuàng)新作品,以黔劇表演唱的新穎形式詮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黔劇的創(chuàng)新之路,不僅僅通向舞臺,還可以走得更寬、更遠。

  2016年,由貴州省黔劇院拍攝制作的60集戲曲情景喜劇《歡樂黔劇》在貴州電視臺開播,大受歡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觀眾們津津樂道,時至今日,仍然有觀眾聯(lián)系電視臺,希望重播。

  “要想讓地方劇種發(fā)展下去,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推陳出新?!睂τ谥旌甓?,這是黔劇院創(chuàng)新的第一步。用情景喜劇的方式來對黔劇進行包裝,不僅可以達到宣傳和推廣黔劇的目的,還能讓更多觀眾在輕松愉快的觀看中接受黔劇。

  2021年,貴州省黔劇院又一鼓作氣,拍攝制作了26集戲曲動畫《黔劇動漫》?!墩渲樗贰毒朋A圖》《大學生村官》等作品,以動漫的形式在電視臺、短視頻平臺播出,每集點擊量均超過20萬。伴隨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等活動,《黔劇動漫》走進省內小學校園甚至幼兒園。黔劇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經(jīng)過動畫人物的表演闡釋,引得孩子們競相模仿。在一片歡聲笑語的交流中,許多小朋友迫切地舉手提問,想要學習了解黔劇知識,盡情感受戲曲藝術的獨特文化魅力。

  如今,朱宏正在忙活著為觀眾準備下一個“驚喜”——重現(xiàn)貴州第一部戲曲電影《秦娘美》。

  《秦娘美》源于貴州侗族民間故事,上世紀60年代被改編為黔劇,從此成為黔劇經(jīng)典劇目,還被拍攝成戲曲電影,在東南亞地區(qū)放映后曾經(jīng)引發(fā)“黔劇潮”。時隔多年復排《秦娘美》,黔劇院十分注意將傳統(tǒng)戲曲韻味與新的舞美科技手段相結合,讓老觀眾仍能醉心于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劇目,新觀眾則能體驗充滿時代審美趣味的新式黔劇。

  黔劇,始終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它牽動著越來越多觀眾的心。(王丹美斯 版式設計:趙偲汝)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精河县| 内江市| 隆子县| 宁远县| 普定县| 石门县| 二连浩特市| 宣汉县| 彰化县| 武威市| 夏津县| 德惠市| 东丰县| 舒兰市| 华坪县| 光山县| 肃北| 百色市| 通河县| 秦安县| 前郭尔| 买车| 贡山| 综艺| 隆昌县| 乐山市| 慈利县| 沁源县| 祁门县| 上蔡县| 天祝| 洛南县| 奇台县| 湄潭县| 永春县| 如皋市| 万山特区| 磐石市| 望江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