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詩詞,打開更遼闊的精神世界
【專家點評】
作者:沈湘平(北京師范大學全球化與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哲學學院教授)
古詩詞教育是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抓手,必須從小抓起,讓古詩詞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fā)芽。教育部2021年發(fā)布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和2022年發(fā)布的新課標,都包含著有關古詩詞教育的要求。創(chuàng)造性地落實這些要求,需要把握以下五點。
“只用篇章為教化”: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義。古詩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最凝練、最精致、最感人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文化形式。小孩子學習古詩詞,往往就從這種“有意思”開始。然而,傳情詠志、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是古詩詞的基本功能,對照《指南》,古詩詞教育應把學生體會和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放在第一位,重點要讓學生理解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進而以人文精神通達思想理念,化成美德善行。如此,從有意思進階到有意義,古詩詞教育就起到獨特的鑄魂育人作用。
“信手拈來總自然”:從感受體驗漸入創(chuàng)新運用。古詩詞膾炙人口,但其文字與意旨有難易、深淺之別,學生學習古詩詞必須循序漸進,有明確的學段進階。以古詩詞教育核心課程語文為例,“誦讀古詩詞”作為學習古詩詞的基本方式貫穿中小學,但不同學段目標不一。小學低年級重在幫助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音韻美與節(jié)律美;小學中年級重在幫助學生體驗古詩詞的結構美與意境美;小學高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從思想觀念、社會風尚、美學追求、生活理念等方面認識古詩詞的博大精深。初中階段則是幫助學生學習格律知識,感受其節(jié)奏美、意境美和意蘊美的融合,感悟并實踐中國語言文字獨特的表達方式;高中階段重在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意境美與哲理美,能有意識地引用古詩詞,自覺體現(xiàn)中國語言文字表達方式的特點,初步形成文化自覺的意識。
“發(fā)于歌詠形于詩”:強化語文與其他課程的協(xié)同。開展跨學科主題教學,強化課程協(xié)同育人功能,是新課標的新要求。古詩詞教育涉及眾多學科,其中語文和藝術的協(xié)同極為重要。正所謂“古者教以詩樂,誦之、弦之、歌之、舞之”,因為“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詩與歌、舞本就不分家。一方面,語文課的古詩詞教學應很好地運用音樂、舞蹈等輔助形式;另一方面,藝術課要從藝術的角度將詩詞與音樂、舞蹈乃至書畫印融為一體?!吨改稀访鞔_指出,藝術課程在小學要讓學生接觸、體驗、表現(xiàn)像《詠鵝》這樣簡單明快、朗朗上口的語言藝術作品;初中要求在影視藝術部分選擇如《千古唐詩》(紀錄片)等層次分明、技術豐富的作品。
“別出心裁意自高”: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有機拓展?!吨改稀?、課程標準和教材為古詩詞教育提供了基本依據(jù),新版《語文課程標準》還列出了“優(yōu)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進行創(chuàng)造性拓展。以語文課為例,現(xiàn)行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有宋代詩人盧鉞的《雪梅》一詩:“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边@首詩有著生動的情趣和深刻的理趣。但題注中明確說這是作者兩首《雪梅》詩中的一首。于是,拓展學習另一首就順理成章:“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后一首與前一首一樣曉白、生動而理趣盎然,但更強調(diào)相互成就、相得益彰。這種有機拓展更有利于學生提升語文課程核心素養(yǎng)。
“真情盡向詩中見”:真誠與情深是關鍵密碼。重情是中華民族的鮮明特質(zhì),古詩詞則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美好情懷、情感、情意、情義、情思、情理、情操的升華之精粹。說到底,古詩詞教育法無定法,前提和關鍵在于真誠與情深。因為真誠和情深,學習古詩詞就會改變氣質(zhì)、陶冶情操,使人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腹有詩書氣自華”。因為真誠和情深,我們就能和孩子們一道掌握人文中國的精神密碼,神交古人,與之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成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陸健、李潔、李宏、張國圣、周洪雙、龍軍、禹愛華、趙嘉偉、趙秋麗、馮帆、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鵬、孫歡歡、李青)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6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