摜蛋成“寒假作業(yè)”引爭議 創(chuàng)新前提是防沉迷
近日湖北宜昌一教育集團布置寒假作業(yè)——人人學會打“摜蛋”,并將此定為新學期校本課程。據(jù)稱,寒假期間師生自主學習摜蛋,相關校本課程,也不是必修課,只是興趣課,并不是強制的,但該新聞還是引發(fā)廣泛關注。報道中,校方曾強調,“不賭博不帶彩,只是作為智力運動來倡導,營造特別的親子時光?!贝伺e也為“減少小學生玩手機,自我封閉的時間”。而網(wǎng)友的關注點,在于摜蛋能否對孩子有益、有沒有必要作為一項作業(yè)?
摜蛋從一種民間興起的棋牌游戲,成為流行全國的一項競技運動,并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官方認可”。2023年的第五屆全國智力運動會,摜牌(摜蛋)被列為表演項目,并與象棋、橋牌、五子棋等傳統(tǒng)項目一同進入全民棋牌網(wǎng)絡大賽總決賽。紛至沓來的摜蛋賽事、摜蛋協(xié)會也不新鮮,近日,上海市摜蛋運動協(xié)會相關話題還登上熱搜。能火遍全國的棋牌運動,自然有其獨特的魅力。摜蛋兼具趣味性和競技性,打法不復雜,門檻低,方便參與,如今不只是大眾棋牌項目,在一些地方幾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具備年味的民俗。打摜蛋能鍛煉一定的手腦協(xié)調和觀察判斷分析能力,當然對未成年人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智力促進作用,見仁見智,但寒假全家圍坐摜牌,倒是可以在游戲中增進家庭內(nèi)、親友間的感情,在歡聲笑語中加強溝通交往、體味親情友情。
作為學校來說,布置學打“摜蛋”,本意或是在寒假增強實踐性、減少紙筆作業(yè)負擔方面,做出探索。從這個意義上看,在假期中,“摜蛋”作為一項興趣,應發(fā)揮其健康安全、益智增樂的正向價值和作用。比如在寒假期間,很多人都見過這樣的場景:孩子們聚到一起,要不就是每個人玩自己的手機,要不就是一起打游戲看電視,依然是盯著大屏小屏看。讓孩子們怎樣多面對面快樂交流,增進與家人間親密接觸,改善親子關系,尋找到一些有意思也便捷的互動方式,確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但任何事都過猶不及,成長教育尤需把握好尺度。對于成人來說,摜蛋除了動手健腦,還可以具備社交功能。而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怎樣在學校、家長指導下,既從游戲中獲得樂趣、開心益智,又要防止沉迷其中,是一個關鍵。不妨記住:學會游戲不是最終目標,更重要的是從中鍛煉思維、體悟家庭情感。寒假、過年的家庭活動也要注重健康適度,防止打牌時煙味繚繞,避免孩子熬夜游戲,遠離不文明牌桌語言等影響未成年人的行為。
其實在這個寒假,以南京的小學為例,很多學校也都推出了形式各異的“作業(yè)”,弱化甚至取消了筆頭型,取而代之更多實踐體驗性的內(nèi)容,如創(chuàng)意研究十二生肖,鼓勵孩子參與家庭勞動,和父母一起觀影、逛展、打卡文博場館,探家鄉(xiāng)民俗,尋訪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些讓孩子們享受寒假、在實踐中成長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值得肯定。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寒假實踐型“作業(yè)”也有很多的空間和形式,并不單一。從學校層面,可以在做好調研規(guī)劃的前提下,讓寒假實踐更加科學合理,同時和家長做好協(xié)同,鼓勵孩子多方面自主探究,豐富視野,讓寒假“作業(yè)”真正變得不再單一、不是負擔,而是多彩的樂趣和收獲。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評論員 薛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