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啦,縣凈土超市要10盒草莓,還有鄰居洛丹也訂了5盒草莓?!?西藏拉薩市尼木縣聶余村村民普瓊正在草莓大棚里除草,就聽到兒媳急匆匆的聲音。
“以前不知道草莓是什么東西,沒見過也沒吃過?,F(xiàn)在一天到晚都忙著摘草莓、送草莓。沒想到這小小的東西能讓日子越來越忙碌,越來越富裕?!?普瓊褶皺的臉龐布滿笑容,他做夢也沒想到年過半百的自己居然在家門口學會了種植草莓。
普瓊(左一)把包裝好的草莓送往銷售點。人民日報記者 瓊達卓嘎攝
2019年,尼木縣經過多年實踐,在北京市對口支援資金、技術優(yōu)勢幫助下,在吞彌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園16座溫室大棚果樹植株約6000株,種植面積上百畝。當時,普瓊第一次接觸蔬菜種植,也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種植,普瓊主動承包了一個蔬菜大棚,“以前只會種青稞、土豆,而且當時說是承包,但免了咱們的承包費,蔬菜的收益也是我們自己的。”普瓊說,那年自己剛脫貧,也想通過雙手致富。
“當時縣里剛脫貧,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縣里采用‘黨組織+龍頭企業(yè)+合作社+脫貧戶’運營模式,讓群眾負責生產和日常管理,縣凈土公司利用渠道優(yōu)勢負責市場營銷?!蹦崮究h農業(yè)農村局局長孫晉英說。
大棚里的蔬菜一年能收3次左右,不像傳統(tǒng)的青稞,一年一熟。這讓普瓊高興又激動,他說:“2019年光一個菜棚,就賺到了2萬多元?!眱赡旰?,由于同村一個老人無力承包,普瓊又主動承包一個菜棚?!斑@個大棚就在家門口,也不耽誤農事,而且收入翻倍了。”
普瓊在蔬菜大棚采摘花菜。人民日報記者 瓊達卓嘎攝
2023年8月,園區(qū)面臨原有特色農產品車厘子、大桃產量低,經濟效應差難題。經過北京援藏專家和技術人員科學研判得出需對原有品種進行改良,對原有大棚進行技術改造。在援藏資金支持下,北京順義區(qū)龍灣屯鎮(zhèn)向尼木捐贈9000株紅顏草莓、2000棵美早品種櫻桃樹。這也讓普瓊有機會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次種植——種草莓,“當時縣里讓我承擔一個草莓大棚,我欣然接受了,我相信黨相信政府?!?/p>
60歲的普瓊奔著新生活又從零開始學習種植草莓。考慮到群眾根本沒有接觸過蔬菜、水果種植,尼木縣專門成立“點對點”抓產業(yè)發(fā)展工作機制,選派干部進駐產業(yè)點,教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捌窄傄呀浤苁炀毜胤N植各種蔬菜了,草莓雖然是第一次接觸,但他很用心,平時主動跟著我們學習種植草莓。”選派干部確吉說。
為此,自去年8月份種植草莓以來,普瓊比以往更加勤奮,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床,趕往大棚,早上忙完草莓大棚,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往蔬菜大棚,澆水、除草……普瓊樂此不疲地穿梭在這些大棚里,就算寒冷的冬天,普瓊也忙得汗流浹背,“國家的政策這么好,我們更要努力干,感覺現(xiàn)在自己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逼窄傉f。
普瓊每天最后的工作是,走進草莓大棚,挑出一個個紅又大的草莓裝滿手中的籃子,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電動車后座,趁著暮色往家趕……“我的孫子很喜歡吃草莓?!逼窄偢锌@草莓隔個兩三天就能變紅變熟,一個大棚能平均每天出30盒,一盒賣40元,這日子富起來了。
普瓊帶著孫子在草莓大棚體驗采摘樂趣。人民日報記者 瓊達卓嘎攝
“盡管每天都從普瓊那里訂草莓,但還是有點供不應求。” 凈土公司負責人黨曉峰說。
2023年,尼木縣吞彌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園收入340.6萬元,就業(yè)群眾81人,人均增收3.5萬元以上,累計帶動群眾務工150余人次,人均增收0.3萬元。
“我很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春天種青稞,一年四季種蔬菜、種草莓,這日子越過越舒心,越過越富裕了?!逼窄傉f,種植草莓以來自家收入又翻倍了,光草莓一個月就能掙萬把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