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美好樂章
記者 鄭璐
“二胡,對于我來說很特別。它讓我喜愛,也讓我敬畏——因為二胡入門很難,出音更難。剛接觸二胡的時候,那生澀的聲音聽起來心里非常難受,想拉好二胡,需要有毅力和吃苦精神,更需要人與樂器的長期磨合。”
近日,記者來到西藏自治區(qū)歌舞團,認識了民族樂隊首席樂隊副隊長、國家二級演奏家卓瑪。她向記者講起了她和二胡的故事。
說起當初學習二胡的初衷,卓瑪說,主要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和熏陶。“我是在音樂聲中長大的孩子,父親是跳民族舞蹈的,母親擅長揚琴。我想像父母一樣,學好民族音樂,用樂器的形式,把美好的音符表達出來。后來,我選擇了二胡。”
說起最難忘的記憶,那便是卓瑪走出西藏、去內地學習的時光。“那年我13歲,第一次來到北京,見到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事物,真正意義上開拓了眼界。同時,思鄉(xiāng)之情也難以抑制,唯有家人的牽掛和鼓勵,給我一點點心靈上的慰藉?!?/p>
卓瑪說,這些年,她真正接觸了專業(yè),認真學習樂理,向前輩請教二胡的演奏風格和方法?!拔乙恢痹诿鞯穆飞闲羞M,想真正抓住二胡骨子里的東西,演繹出自己的特色和風格,把民族音樂發(fā)揚光大,讓西藏音樂走得更遠?!?/p>
二胡之聲到底可以走多遠?在卓瑪?shù)挠洃浝?,第一次帶著二胡“遠行”,是在1993年?!拔液完犛训谝淮纬鰢ト毡狙莩觥D鞘且粓鲂⌒屯頃?,我們五人既緊張又興奮。二胡的獨奏,伴隨著歌聲。那次演出反響很好,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們在那時真正成長了?!?/p>
日本之行后,卓瑪一行還去過法國、德國等國家,她說,那些國家的人,非常向往西藏,也渴望進一步了解西藏的文化。作為一名民族樂器演奏家,愿將畢生所學用心演繹,將民族文化傳播到更遙遠的地方。
今年9月,卓瑪和隊友邊巴扎西前往蒙古烏蘭巴托,參加“中國西藏 扎西德勒”文藝演出。她說,那些日子,當?shù)厝罕姳憩F(xiàn)出的是不可思議和震驚?!澳抢锾旄哌|闊,有風有古老的草原,還有牛肉餅散發(fā)出來的熟悉味道,讓我倍感親切。那樣的情境里,所演奏的音樂仿佛也變得深遠,深遠到感動了觀眾,也感動了自己?!?/p>
卓瑪說,從烏蘭巴托回來之后,更加堅定了要演奏好二胡的信念。對于她來說,這不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責任。“我還需要在改進音色上下功夫,并且在繼承傳統(tǒng)優(yōu)點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更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行‘接力’,我們有責任將這種傳統(tǒng)樂器發(fā)揚、傳承下去,傳統(tǒng)樂器的演奏不能失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吹拉彈擊 聲聲曼妙
西藏民族樂器種類繁多,有扎念、牛角胡、大法號、達瑪鼓等。這些樂器,從取材到制造、形狀、音色和演奏技法等方面,都具有與眾不同的民族風格。[詳細] -
讓民族樂器煥發(fā)青春色彩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身邊很多小孩都在學習鋼琴演奏、小提琴演奏,而二胡、嗩吶等民族樂器演奏卻鮮有人問津,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詳細] -
挖掘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深秋的西藏山南,已有了些許寒意。24日一大早,西藏山南市乃東區(qū)“書香乃東”讀書會走進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居委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