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文字用時代的方式表達——
高冷的甲骨文有了萌萌的表情包
“鼠鼠,我們不約!”“怎么可以吃兔兔!”“扭起我的水蛇腰兒”“你說神馬?”“汪!想吃狗糧。”近日,兩套表情包“生肖甲骨文”與“甲骨有表情”在網絡上火了起來。設計者將幾何化的甲骨文字轉化成更加直觀形象的動物,再配上時尚的網絡用語。甲骨文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能認會寫的無疑是鳳毛麟角;表情包大家也見得多了,但是像甲骨文表情包這么有文化味兒的“古風表情包”,確實很少見。昨日,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了其背后的設計團隊。
甲骨文有了表情包及各種衍生品
這套甲骨文表情包叫《甲骨有表情》,它的主體恰是若干個以“漢儀陳體甲骨文”為標準字體設計的文字擬人擬物角色。整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愛的甲骨文動態(tài)識字卡片,讓幾何化的甲骨文字和漢字一一對應,搭配局部小動畫及流行網絡詞匯,讓每個甲骨文字的圖案意義躍然眼前,方便讀者讀寫識記。這套表情包的設計者就是“漢儀陳體甲骨文”字庫設計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及其團隊。
早在2011年春節(jié),陳楠設計的甲骨文字繪系列賀年明信片《甲骨文?吉祥成語》由中國郵政官方發(fā)行。2013年,他設計制作了甲骨文繪圖模板,希望大眾尤其是孩子可以使用這種不銹鋼鏤空的繪圖模版自由組合繪制帶有故事性的漢字圖畫,在游戲中體會漢字的起源、體驗象形文字之美。去年9月,由陳楠與漢儀字庫合作開發(fā)的全球第一套甲骨文設計字庫“漢儀陳體甲骨文”正式上線(1.0版3500字符)。在陳楠看來,漢字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面對每一次科技革命都順勢而變。
甲骨文也是符合設計潮流的創(chuàng)意字符
艱深的甲骨文竟然變成萌萌的表情包,與網絡用語掛鉤,這種設計著實驚喜到網友。陳楠在微博發(fā)布之后,閱讀量飆升到3100萬,轉發(fā)超過14萬次。
陳楠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甲骨文字就像是一臺商朝的照相機,我們的先民將目光觸及的萬事萬物,化為龜甲上形象的文字符號。這些幾何質樸的圖案文字成為與我們跨時空交流的橋梁,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千年前的遠古圖卷?!币虼?,甲骨文既是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符號,又是符合當今設計潮流的創(chuàng)意字符,將甲骨文與手機表情包相結合,是傳統與當下結合的必要,它的廣泛應用是超越文字和字體本身意義的。
而設計數字化甲骨文,就是希望賦予古老的漢字以時代氣息。陳楠設計的甲骨文字體既有動畫視頻、嘻哈歌曲,還有年輕活潑的網絡語言助力。表情包“生肖甲骨文”則基于“漢儀陳體甲骨文字庫”中的動物文字進行再創(chuàng)和繪制,將幾何化的甲骨文字轉化成更加直觀形象的角色。
甲骨文研究不應停留在古代語境中
談及設計過程,18年來光手稿就數量驚人,還有字庫設計階段大量的字形確認、修正、校對工作。陳楠有自己獨特的“格律設計論”。聽起來有點像詩歌創(chuàng)作方法,“比如《沁園春?雪》,‘雪’是這首詞的名字,‘沁園春’其實是與內容無關的詞牌名,簡單地說,‘格律設計論’就是關注隱于表層辭藻之前的那個結構的預先設計。一旦我們理解了結構的設計,它就可以創(chuàng)造不同的玩法與游戲規(guī)則的設計?!?/p>
該創(chuàng)意源自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聯合發(fā)起的“藝術與科學”學術運動。在活動籌備期間,承擔整體設計的陳楠,計劃創(chuàng)作一個數字化的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系統作為參展作品,思考是否可以借助電腦技術、數學審美重新解讀中國古老的象形文字。“我發(fā)現數學、幾何是那樣的美,甚至是超越物種的美。我就希望通過研究數學與幾何審美創(chuàng)造一個網格,從中誕生具有幾何審美的甲骨文字?!?/p>
陳楠也強調,從一開始自己就不是做單純的字體設計,而是做文化推廣,找到漢字實用之外的價值。陳楠認為應該賦予甲骨文研究當下意義,“嚴格意義上我不是純粹的研究者,藝術設計是傳播者,但是不研究就很難把傳播做好,我是跨越了研究與傳播的界限在做這個事。”
多說一句
文化與創(chuàng)意深度結合誕生網紅
從“萌萌噠”的故宮文創(chuàng),到文化綜藝《國家寶藏》請來王凱、李晨等當紅明星演繹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彈幕視頻網站B站等與網民互動頻繁,創(chuàng)意將傳統文化與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嫁接起來,把博物館里的展品,甲骨文這樣的高冷文字傳統,變成了輕松閱讀和搞笑視頻,以及表情包。充滿創(chuàng)意的設計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帶來附加值,比課本與正襟危坐的講授更為傳播有效,也是有益補充。
拿甲骨文研究學習來說,本身根本沒有捷徑可言,不僅要有最基本的古文字學基礎知識,釋讀與摹寫甲骨圖版,配以釋文輔助閱讀這些對普通人而言入門頗難。但如今現代設計產生的可愛甲骨文動態(tài)識字卡片,一下子降低了其識記門檻,令沒有學術基礎的民眾也能親近古文字,探究文字的神奇起源。但不管怎么說,網紅創(chuàng)意必須建立在文化的深度研究和扎實探索的基礎上,得是文化與創(chuàng)意的深度結合,而不是一時的熱鬧與噱頭。
-
央視紀錄片首創(chuàng)人工智能配音
央視紀錄片《創(chuàng)新中國》日前在央視紀錄頻道首播,這也是我國首部采用人工智能技術配音的紀錄片。[詳細] -
讓走出去的中國文化也能“余音繞梁”
日前,中央音樂學院與巴德音樂學院在美國聯合創(chuàng)立中國民族器樂表演專業(yè)學位,中國民樂作為一個專業(yè)首次在海外音樂學院實現了落地生根。[詳細]
- 數據顯示:2017年里約至圣保羅為美洲最繁忙航線
- 邊防官兵-34℃極寒天氣訓練滿面冰霜
- 《兄弟為你》何流酷狗首唱新歌 齊晨程響隋佳艾空降捧場
- 中國為海外學歷認證做"加減法" 增海歸回國向心力
- 頤堤港年味十足:胡巴鬧新春 開運迎福來
- 北京新生兒數量維持高位 教育、醫(yī)療多措并舉補"缺口"
- 青海新增11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
- 河北省人大代表、威縣縣長商黎英: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 審批服務"最多跑一次"
- 大型實景音畫大典《禪宗圣域·六祖惠能》正式開演
- 海關"第一書記"因地制宜打好扶貧戰(zhàn)
- 廣東人大大數據服務平臺助代表提升履職效率
- 航天科技發(fā)力醫(yī)療健康養(yǎng)老領域
- 菲律賓總統派五位部長赴杭州面會馬云 "學習中國在電商和金融監(jiān)管領域的創(chuàng)新"
- 上海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 中央向黑惡勢力開刀: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斗爭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