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青海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批準了由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提出的九大類共計117個非遺項目。這是青海省非遺保護工作啟動以來認定公布非遺代表作名錄數量最多的一次。至此,納入青海省非遺代表作名錄體系的項目累計達253項。
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于2017年1月底啟動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從184項申報項目中評選出117項符合非遺項目認定條件、急需保護和傳承、帶動就業(yè)、推進扶貧的非遺項目。其中涵蓋民間文學17項、傳統音樂3項、傳統舞蹈9項、傳統戲劇3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7項、傳統美術6項、傳統技藝55項、傳統醫(yī)藥5項、民俗12項。
此次非遺項目申報、認定工作,充實了青海省非遺代表作名錄體系,補齊了該省傳統工藝類、飲食類項目少的短板,挖掘出如“青海湖的傳說”“魯沙爾高蹺”“浩門走馬”“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拉加寺彩沙壇城制作技藝”“達拉祭虎神習俗”等多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與生活氣息的優(yōu)秀項目。
(責編: 常邦麗)
-
從草原到T臺:傳統藏服與時尚“共振”
曾以金銀、蜜蠟、綠松石裝飾,價值千金的藏服,從雪山草原走向時尚T臺,在堅守傳統風格的同時,正散發(fā)著新的時尚氣息。[詳細] -
青海兩名藏族作家斬獲“駿馬獎”
8日,青海省作家協會對外表示,青海籍藏族作家德本加、久美多杰斬獲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至此青海已有19位少數民族作家獲此殊榮。[詳細] -
青海:紀實文學《湟魚》出版
3日下午,第一部以湟魚為題材的紀實文學《湟魚》出版發(fā)行,有評價認為,“這是一本能喚起青海人集體記憶的一本書,更是一本教育人們保護環(huán)境、保護家園的教科書。”本書作者葛文榮,系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于新華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