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60多年前永樂宮壁畫的大搬遷
在今天的山西南端、黃河北岸,坐落著元代建筑與壁畫交相輝映的“國?!保ㄈ珖攸c文物保護單位)——永樂宮。這處建于元早期的著名道教宮觀有4座氣勢恢宏的殿宇,堪稱中國元代官式建筑的典范,各處殿宇四壁上還繪有無與倫比的精美壁畫,總面積達1000余平方米,被譽為中華藝術的瑰寶。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60多年前,連同它的整體建筑和巨幅壁畫在內,永樂宮曾經歷過一場世所罕見的“乾坤大挪移”。
1956年,出于治理黃河的需要,決定修建三門峽水庫。由于永樂宮原址恰好位于水庫的計劃淹沒區(qū)內,國務院特批對永樂宮進行遷移保護。
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在中國史無前例。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工作人員張青告訴記者,建筑的搬遷還相對容易實現(xiàn),但壁畫的揭取當時在我國無先例可循。況且,永樂宮壁畫當時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粘力大減。“泥皮土墻一碰就碎,一時間難倒眾人”。
壁畫搬遷之初,兩位“洋專家”被請來了。他們根據西方經驗,提出將化學藥品注射進墻體,軟化壁畫后再進行揭取。但是這種辦法對泥皮土墻的永樂宮壁畫是否安全有效?洋專家并沒有十足的把握。不僅如此,他們還提出了數(shù)百萬元的高額費用。
“當時,我國正處于經濟困難時期,永樂宮搬遷的全部預算額都沒有‘洋專家’提出的這一項價格高?!薄吧轿鞴沤ㄖWo第一人”柴澤俊時任永樂宮遷建工程施工組組長,他在生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洋專家”請不起,我國“土專家”決計自力更生。
鑒于各殿墻壁幾乎全部是作畫之處,每面墻壁都由數(shù)十平方米的壁畫連接成一體,如果整壁揭取,面積太大,必然導致壁畫的破碎。經過周密研究,人們確定了完整的永樂宮搬遷方案,即臨摹、揭取和修復三步方案。
為了保護壁畫、不觸碰壁畫,永樂宮壁畫的臨摹就用了將近1年時間。
從1959年3月至1960年6月底,人們開始對壁畫進行揭取、包裝和遷運,并對宮殿建筑進行編號、拆除,將它們運送到25公里以外的新址處。
據柴澤俊生前回憶:人們先要避開畫面的精細部分,在盡量不損傷畫面的地方,把壁畫分割成2平方米到6平方米大小不等的畫塊。然后預制與畫塊相等的木板,在木板下端安裝角鐵。木板靠近畫面一側,根據墻面的凸凹不平,用舊棉花和拷貝紙加以鋪墊,依附于畫面上,即行揭取。揭取下來的壁畫,四周用木板裝訂,背面木框壓牢,形成一個木箱,空隙部分用棉花填充壓實,并標上編號。箱子特意做成了上下可通風式,以防止壁畫受潮。
為防止壁畫在路上受顛簸遭損壞,柴澤俊拉上手推車,在壁畫的必經之路上先后做了4次試驗。“推著車穩(wěn)穩(wěn)地走,去一趟下來要用7個小時,今天去了明天再回來?!弊罱K,他摸索出了將輪胎氣壓降低、車速減慢,才能使震動減到最小的經驗。后來,人們使用汽車前后運了400多趟,才將壁畫安全送達。
從1962年下半年起,人們又耗時將近4年,才完成全部壁畫的加固和復原。而整個壁畫的揭取、復原共計花費30多萬元。經過專家和操作工人的協(xié)同努力,不僅使珍貴的元代建筑和壁畫得以完整保存,更是為國家節(jié)約出了一筆巨大的開支。
永樂宮搬遷開創(chuàng)了中國壁畫整體搬遷的先河,并創(chuàng)下了多個之“最”?!鞍徇w壁畫面積最大,達1005.68平方米,留存手寫資料最多,有20000余頁。搬遷建筑占地約15公頃,搬遷建筑構件重達10噸,而項目骨干人員年紀較輕,平均不到30歲。”張青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中國再出百年敦煌學研究辭典收錄莫高窟北區(qū)新考證壁畫內容
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擔任主編、現(xiàn)任院長趙聲良擔任副主編,國內敦煌學特別是敦煌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敦煌藝術大辭典》于近日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詳細] -
千年敦煌藝術載創(chuàng)新IP煥新活力 文創(chuàng)產品上線催熱傳統(tǒng)文化
去年,敦煌博物館授權甘肅絲路手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絲路手信”),向民眾推出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旗下的絲巾、鼠標墊、手機殼等文創(chuàng)產品在上線即受到大眾喜愛。[詳細] -
青藏高原“小故宮”瞿曇寺立體保護:“修舊如舊”又非“以舊復舊”
臨摹期間,丹增·謝朱參訪甘肅等地寺廟,希望找到瞿曇寺壁畫脫落部分補繪的依據,達到壁畫故事的完整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