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祁愛群,一朵永不凋零的雪蓮花
不久前,我在整理“老西藏精神”文字材料時,不由得想起一位在藏北高原犧牲了自己生命的漢族干部。她就是全國優(yōu)秀組工干部、西藏那曲地區(qū)(現(xiàn)那曲市)班戈縣委組織部原部長——祁愛群。
說起祁愛群,中國石化首批援藏干部李一超曾向我介紹了這位英模的許多感人故事。
那是2009年盛夏,我與李一超相約從北京來到班戈縣,就如何接送“大脖子腫瘤”牧女斯求卓瑪進京治病的事情與當?shù)仡I導進行商量后,一起來到了“祁愛群和倫白事跡紀念館”,緬懷兩位英模。
這是中國石化首批援藏干部李一超,在回憶他向祁愛群贈送這頂?shù)V工帽的經過(唐召明2009年8月12日攝)
當天,與我倆一起前去緬懷英模人物的還有時任縣委副書記、中國石化第五批援藏干部陳志清,以及副縣長程令文和財政局局長李正斌。走進紀念館,李一超含淚向這兩位親如兄弟姐妹的藏漢族干部默默三鞠躬。
這是參觀者在參觀祁愛群生前所使用過的物品(唐召明2009年8月12日攝)
李一超在我眼中是個性情中人。他的父親李本信和母親何蜀江都是解放西藏的十八軍老戰(zhàn)士,他的童年有幾年曾在西藏軍區(qū)大院里度過,對西藏懷有特殊感情。
2002年7月,李一超主動請纓,成為中國石化對口支援班戈縣的第一批援藏干部,來到了班戈縣擔任常務副縣長。
李一超動情地說:“祁愛群和倫白都是我的好同事、好戰(zhàn)友!”在祁愛群的遺物里,有一頂很醒目的白色礦帽。那是李一超當年在拆遷工地上贈送給祁愛群的。李一超回憶和祁愛群共事的日子,心中久久難以平靜。
2003年12月13日,周六,一個寒冷的冬日,對于班戈縣委組織部部長祁愛群來說,每年這個時候是工作最忙的時節(jié)。早上起來,她用暖瓶里的熱水燙開凍上的牙膏,簡單洗漱完畢,就開始準備十一點將在縣政府招待所由她主持召開的2003年度班戈縣國家公務員考核會議了。
這是祁愛群生前的工作筆記(唐召明2009年8月12日攝)
一年一度的公務員考核是干部職工們關注的一件大事,在連續(xù)緊張工作了四個多小時后,她突然覺得胸口發(fā)悶,想出去透透氣,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年僅40歲的祁愛群因在高寒缺氧的環(huán)境中過度勞累,突發(fā)大面積腦溢血,倒在工作崗位,用寶貴的生命深刻詮釋了“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2004年,她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追授為“全國優(yōu)秀組工干部”。
當時在上海休養(yǎng)的李一超聞訊后后悔萬分。2003年11月,班戈縣對口支援單位的中國石化,組織安排部分縣、鄉(xiāng)黨政干部去上海等地考察培訓。李一超想讓祁愛群去,想讓她到上海休養(yǎng)一下,也可以回家看看父母和女兒。但祁愛群態(tài)度特別堅決地說,“我現(xiàn)在工作正忙,還是忙完了工作再回家過年。我回上海的機會還是很多的,而我們的藏族干部很多人都沒有去過上海,還是把這個機會讓給他們吧!”她無私地把名額讓給了別人。李一超痛心地說,“當時如果我再堅持一下,讓她去,也許她就不會這樣?!?/p>
1984年,21歲的祁愛群從西藏農牧學院畢業(yè)后,主動向組織申請到艱苦的藏北高原工作。
2000年11月,37歲的祁愛群從那曲地區(qū)畜牧局調到班戈縣委組織部擔任部長。
這是祁愛群生前使用過的物品(唐召明2009年8月12日攝)
海拔4700多米的班戈縣,是一個“太陽曬脫皮,天天穿棉衣,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的地方。得知祁愛群要去班戈縣工作,她的丈夫袁勇不無擔心地說,“你不要命了?班戈是你一個體質弱的人能去的地方嗎?”祁愛群想不出更好的理由來安慰丈夫,拉著丈夫的手說,“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李一超還介紹說,“在我心中,她總是神采奕奕、不知疲倦的模樣。2002年剛剛進藏時,我第一次見到她是在縣委組織部辦公室。她給人一種十分秀麗、十分文靜,又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印象。后來,我們在一起工作,對她慢慢地熟悉起來。”
“組織部是干部之家”,是祁愛群常常掛在嘴上的話。對縣里的年輕干部,她總是像姐姐一樣,以一個女性特有的細心給予照顧,關心他們的成長。她平易近人,善于溝通交流,善于做思想工作,真心誠意幫助解決問題。無論漢族還是藏族干部,思想有了包袱,都樂意向她傾訴,她總是耐心地引導他們。
“由于我分工主管人事工作,對當?shù)匾恍└刹勘容^熟悉。在組織人事工作中,她注重向我征詢意見。2003年我?guī)ьI班戈縣鄉(xiāng)兩級干部在上海參觀學習時,她還幾次打電話向我了解情況。她就是這樣認真負責,從方方面面調查情況,收集意見,匯總研究?!崩钜怀f。
這是1991年祁愛群在青海格爾木的公公家與三歲女兒袁錦一起拍攝的照片。袁錦在上海生活,母女倆一年才能相聚一次(唐召明翻拍照片 )
祁愛群的丈夫袁勇在那曲地區(qū)工作,她又在班戈縣,不能時常照顧家庭、體貼丈夫,心里充滿了歉疚。一直生活在上海父母家的女兒也是她最大的牽掛。
祁愛群是生活中的賢妻良母,一個普通女性。援藏干部李一超等人剛到班戈縣時,身體不適應,對人滿腔熱情的她主動關心援藏干部的生活。她的丈夫袁勇在那曲地區(qū)工作,時常給她捎來新鮮蔬菜、水果,她總是分送一些給援藏干部。她叮囑援藏干部在班戈工作要保重身體,卻輕易不透露自己身體有病。
2003年9月間,縣里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分帶十個工作組,在各鄉(xiāng)鎮(zhèn)開展草場承包工作,就剩祁愛群和李一超在縣上。當時,那曲地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講團要來班戈縣。那天晚上,電閃雷鳴,氣溫驟然下降。快十點鐘時,李一超和宣傳部小莫看見她神情疲憊,臉色蒼白,并開始流鼻血,趕緊勸她回去休息,但她仍然堅持到宣講團的到來。
第二天,她鼻子塞著棉球,拖著虛弱的身體,主持了四個多小時的報告會沒休息。事后李一超才知道,由于在高原工作,她長期患高血壓疾病,鼻子時常流血。同事們看見了,心疼她,她卻總是微微一笑說,“這是高原反應,問題不大。”
2004年7月底首批國企援藏干部結束任務,在那曲地委行署大院集中待命,李一超抽空去農牧局宿舍區(qū)看望祁部長的愛人袁勇。他萬分內疚地說,“上次我為什么就再沒堅持一下呢?她還不至于這么早就走了。”袁勇眼里充滿淚水說,如果愛群地下有知,會謝謝你們的這番心意。
在李一超將要離開班戈縣返回北京前的一天晚上,到縣政協(xié)主席嘎瑪益西家里告別。交談中,他提起祁部長,這位60歲的藏族老人泣不成聲,緬懷之情無以言表。
普保鎮(zhèn)的白瑪拉姆是祁愛群結對幫扶對象。這個五口之家原來靠丈夫的工資維持生活,后來在一場雪災中丈夫不幸去世,20只綿羊也被凍死,從此她家變得特別貧困。為此,祁愛群發(fā)動組宣干部為她家捐助了100多只綿羊,并教白瑪拉姆學習養(yǎng)殖技術,引導他改變惜殺惜售觀念,大膽走向市場。
2004年底,白瑪拉姆家第一次出售了10只綿羊,僅此一項就收入現(xiàn)金3000多元?!斑^去我家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現(xiàn)在不愁吃不愁穿。祁部長生前多次來我家,曾對我說,‘你有什么困難就來找我,我不在就找組織部的其他干部?!椰F(xiàn)在生活好了,可祁部長卻去世了,我無以回報。”白瑪拉姆一說到祁部長就禁不住淚流滿面,她一直把祁部長的遺像用潔白的哈達包裹著供奉在家里。
祁愛群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也沒有更多的豪言壯語,他留給人們的一切只是樸實無華,真誠坦蕩。
班戈縣干部群眾把祁愛群比作高原上的“雪蓮花”。雪蓮花,不貪肥美的沃土,不戀濕潤的春分,不選安逸的河谷,偏偏扎根冰雪之鄉(xiāng)。它生長在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雪嶺,耐高寒、傲霜雪,不僅美麗圣潔,還能治病救人……她就是一朵綻放在藏北高原永不凋零的雪蓮花。 (中國西藏網 文、圖/唐召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難忘藏北教育實現(xiàn)歷史性跨越
我看到,包括嘉黎縣中學在內的62項援建工程的投入使用,給西藏,特別是給藏北生產、生活及教育事業(yè)帶來了極大的變化。[詳細]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科考尋找雪蛙無果,卻喜見蔬菜大棚
2001年7月3日,我隨“藏北高原無人區(qū)科考團”來到平均海拔4680米的那曲地區(qū)(現(xiàn)那曲市)申扎縣縣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