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校長在西部:“把教育氛圍炒熱”
陳立群在杭州當了30多年校長,閱學生無數(shù),送走的清北生有幾百個???016年第一次來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時,他還是被當?shù)匦iL的“吐槽”驚呆了。
一個2200多人口的寨子,直到2014年才考出第一個大學生。
一些鄉(xiāng)村孩子天不亮就出發(fā)去學校,一是路遠,二是一旦被鄰居家發(fā)現(xiàn),是要被拉回來的——“我們的孩子不讀書,他們去讀書了,今后回來是要欺侮我們的。”
一些家長雙休日到學校給孩子送生活用品,會給孩子帶上自制的土煙。在家長看來,“能夠抽煙、喝酒,是男子漢的標志?!?/p>
4個月后,退休的陳立群,被請來貴州任臺江民族中學校長,義務支教4年。臺江縣縣長曾在一次會上夸他,說給錢他也不要。陳立群打趣,“想要的你們給不起,能給的又太少,干脆不要,說起來還好聽一點?!?/p>
這所原本成績在全州墊底的學校交了新成績單——作為全縣唯一一所普高,2008年和2011年,全校僅1人考上一本。2020年,全校1047名考生,270人上一本線,829人達本科線,本科上線率從原來的10%增至79%。
很多人找陳立群取經。他說,在東部,一所好學校主要靠校長,但在西部,一個好縣長比一個好校長更重要。
一開學,60多個輟學了
臺江縣地處云貴高原東部,有“天下苗族第一縣”之稱,是國家級貧困縣,G60高速公路和320國道線穿縣而過,至今沒有通火車,全城目前沒有一個紅綠燈,98%人口是苗族。
在東部暢談怎樣培養(yǎng)“未來領軍人才”的老校長,沒想到來臺江民族中學后,變身“保姆”。全校師生3000多人,食堂才800多個座位,操作間只有一口鍋,電線上蒼蠅疊著蒼蠅,有人說,“我們這里的孩子夏天不吃幾只蒼蠅,是要生病的”。用餐時間鈴聲一響,很多學生涌向校門,去縣城大街小巷覓食。
晚自習教室“吵得跟菜市場一樣”。回宿舍,幾十個人住一個大房間,有人躲著打“吃雞”游戲,每層樓只有一個衛(wèi)生間,氣味撲鼻。
他督促原本未驗收的宿舍樓開始重新動工,從一個食堂一口鍋增至三個食堂六口鍋。得知全校留守孩子比例近一半,學生一放假有一餐沒一餐,等同“散養(yǎng)”,他規(guī)定實行全封閉寄宿。
他去一個高二班級聽課,教室“愿景墻”貼著五顏六色的紙條,一張心形紙片上寫著“娶一個老婆回家”。
這個男生告訴他,他們村寨里很多光棍兒,父母告訴他讀書差一點沒關系,一定要娶個老婆回家。
這些事對陳立群“刺激很大”。在他擔任3年校長的學軍中學,學生中考成績在杭州市排名前5%,他們被寄望成為教授、醫(yī)生、科學家。但在這里,讀書只是為了娶個老婆。
陳立群收到一封學生的匿名信,信中說高三月考全年級至少有500人手機作弊,有人讀高中只是為拿畢業(yè)證,有的為找老婆,“不想學的學生太多了”。
信的結尾,這位表示“全是心里話”的學生說,自己夢想創(chuàng)業(yè)開一家公司,身家百億,開豪車、住別墅,打算下學期輟學出去打拼,“學歷只是一張紙”。
2017年春節(jié)后開學,60多個學生沒來校報到。陳立群急得連忙給縣教科局局長龍峰打電話,龍峰安慰他,這是近年來最少的,往年年后通常有100人以上輟學。陳立群對如此“令人心驚的數(shù)字”感到吃驚。
他坐不住了,和班主任一起打電話,一個個勸,想著“拉住一個是一個”。 只有少數(shù)人被勸了回來,也有回來讀又離開的。
陳立群問一個女生為什么不想讀書,女孩說吃飯錢沒了,家中父母雙亡,是在外打工的哥哥不定期給她打錢,供她讀書,臨近春節(jié),她沒有收到錢,只能借錢吃飯。陳立群聽后,立即給她1000元,讓她充卡買飯。
但春節(jié)后,女孩又跟著表姐去東莞打工了。陳立群又給她轉去2000元,讓她表姐送她坐高鐵回來。女孩晚上11點趕回學校時,陳立群很開心,拍拍她肩膀,讓她不要為錢擔心,靜心讀書。但暑假后,女孩再一次輟學打工,還有了男友。
一次次勸說讓陳立群“感覺很失敗”。從教30余年,他還沒有為學生不上學這么苦惱過。還有女生考著試一聲不響離開,老師找了兩天沒有音訊,第三天,女孩給班主任發(fā)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她穿著苗族婚禮的盛裝——她回家結婚去了。
他決定去學生們家里看一看。
理解了學生“娶一個老婆回家”的心愿
學校3000多名學生中,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有1300多人。4年來,陳立群家訪了其中180多戶家庭,在盤山路上駛過五萬里,最遠一次家訪要先開車一個半小時,再坐45分鐘柴油船,下船再走半小時路才能到。
他能隨口叫出所到村寨名字,往哪個山坡走住著自己的學生,寨子里今年考上幾個大學生。陳立群戴眼鏡,瘦高,總是一身西服,一雙皮鞋,背著雙肩包,走在一棟棟棕、黃色的苗寨吊腳樓間,格外醒目。寨里男人多數(shù)外出打工,女人留在家里種玉米、紅薯,照顧老幼。
陳立群后來常提起一位女孩。女孩父親因病去世,一家人生活靠在廣東打工的媽媽每月寄回來的2000元。家里“桌不像桌,凳不像凳”,只有一張鐵絲捆扎加固的木頭床,上面鋪著一條被子,因為家里棉被不夠,兄妹五人擠在一張床上,冬天睡覺也不脫衣服。
陳立群看著心酸,在縣城一家小百貨店買了3條棉被給他們。女孩每月生活費200元,為了省錢,讀高中后沒吃過晚飯。陳立群每月供給她500元生活費,督促她吃晚飯。
兄妹幾個爭氣,家里墻上貼滿了獎狀,陳立群感到欣慰,數(shù)了數(shù),53張。細看,有兩張貼倒了,一問才知道,原來孩子母親不識字,不小心貼倒了。
起初每次家訪,陳立群都會自掏500元錢給學生。貧困家庭太多了,他的紅包從500元減至300元。
給得最多一次是五位數(shù),那是今年一個高考生,他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十幾歲起,每逢寒暑假,他外出打工,為自己和兩個弟弟掙生活費。
這個男生的家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上,要乘車1個小時,再步行近20分鐘,踏過一層比一層高的石頭臺階才到。三層高的吊腳樓剛剛翻新,距離高考僅剩12天,房屋地基因為連日暴雨出現(xiàn)沉降,男生不得不趕回家處理。陳立群立馬掏了1萬元,讓男生修補地基。
陳立群想起在杭州,學生們從小學習鋼琴、美術、主持,寒暑假被各種課外班填滿,回家后,家里比學校管得還嚴。而這里的很多孩子一年才能見父母一面,甚至還在為吃發(fā)愁,“吃好都談不上”。高考完,很多孩子還要打暑假工,為自己掙大學學費。
陳立群漸漸理解學生為什么會寫出“娶一個老婆回家”的心愿。
在十幾年考不出大學生的村寨,山里的家長很多不會說漢語,面對的只有無盡的稻田和看不見頭的遠山,只盼孩子成家生子。在這里,家庭教育如此有限,學生眼睛也越不過大山。
陳立群想了很多方法。他在大操場,把那封“掏心窩”說500人考試手機作弊的匿名信念給大家聽,告誡大家,不讀書大概率會像他們的父母,淪為“農民工的后備軍”,唯有靠讀書,才能讓下一代擺脫這種惡性循環(huán),完成從“文盲、半文盲家庭”到“知識家庭”的躍升。
他研究苗寨文化,借助苗文化對樹的崇拜,讓學生寫下高考目標和人生目標,放到心愿瓶,埋藏在學校的樹林里。
以往冬天一下雪,學校就要放假。2017年冬天,氣象部門剛預告下雪,放假的通知就來了,第二天的高三全州統(tǒng)考也被臨時叫停。陳立群沒放,雪最后也沒下。2018年年底,下大雪,陳立群依然不放假。
陳立群解釋,自己在挑戰(zhàn)長久以來的“閑適文化”,“如果遇到下雪就放假,北方人一年多少時間放假?”他在全校開展堆雪人比賽,讓學生們打雪仗。
上任不到兩個月,連停了兩個老師的課
陳立群剛到學校時,課堂一片混亂。有老師上課期間站在走廊上聊天,有的早讀課打個卡就去吃早餐,有的監(jiān)考到一半溜去辦公室。他組織全校教師參加高三月考,老師敷衍對待,交頭接耳,抄寫其他老師答題卷,不當回事。陳立群親自監(jiān)考,結果有些老師沒考及格。
上任不到兩個月,陳立群連停了兩個老師的課,在全縣引起轟動。一位語文老師上課沒有備課,還錯把作文結尾講成開頭,陳立群當即將其退還給縣里。一位數(shù)學老師沒有備課,也被停課勸退。
在杭州的學軍中學,一名被牛津大學錄取的學生曾向陳立群回憶面試過程,說老師現(xiàn)場編了兩道數(shù)學題給他做,但他們不關心答案,只關心每個步驟中思考的內容,并問他每寫一步心里所想。
陳立群很受啟發(fā),認為相比重復機械地刷題,更應提高學生思維容量,學生腦瓜里裝多少東西則取決于講臺上的人。陳立群常說,“三流的教師教知識,二流的教師教方法,一流的教師教思想?!彼垊P里一中的很多老師,在全校開啟“同課異構”。同一節(jié)課,兩所學校老師各講一次,互聽、互評。一位數(shù)學老師說,聽過凱里老師的課,才知道真正備好一堂課要花至少5天。
因為待遇低,學校每年都有幾位教師離職,陳立群一趟趟跑縣里,為老師爭取資源。2018年4月,杭州市政府給臺江幫扶1000萬元,縣里撥付給臺江民中320萬元,陳立群用來獎勵老師,他又自費20多萬元,設立教師獎教金。
但陳立群不希望老師將分數(shù)看得太重。他說,“教育不能只顧學生眼下這一陣子,要考慮學生長遠一輩子。”
臺江民中學生早、中、晚各有1小時活動時間,陳立群不同意壓縮學生時間、搞“準軍事化”管理,也不同意假期補課,認為這種做法只有“考分”,沒有“人”,本質與培養(yǎng)“45天速成雞”無異。
在陳立群看來,學會如何做人比考高分更重要。今年7月2日,學校一位高三女生父親在廣州建筑工地打工,被靠墻放著的玻璃砸中,搶救無效死亡。母親為了不影響孩子高考,沒告訴女孩,一人悄悄把骨灰?guī)Щ丶衣窳恕?/p>
陳立群聽說了這件事,第二天就去了女生家里,他跟這位母親說,高考沒有那么重要,每年都有,但見一見骨灰,把父親送回家的機會只有一次。9日上午,高考一結束,他跟女孩母親商量,陪同學生一起去山上祭奠女孩父親。
學校有一位貧困戶家庭的女生,一直在接受陳立群資助,卻又跟其他老師要錢,高考結束化著濃妝。陳立群感覺還欠這個學生最后一課,“要告訴她什么身份就該做什么事?!?/p>
“把教育氛圍炒熱”
他覺得欠得最多的課,是在村寨里。
他給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講課,要重視教育。他說,只有“將社會最底層撬動起來”,形成尊師重教民風,臺江的教育才會在真正意義上發(fā)生躍變。
2017年夏天,他開始帶老師去考上一本的學生家里送喜報、放鞭炮,將錄取名單貼在寨子最顯眼墻面上。他要讓全村人都看見,“把教育氛圍炒熱”。
9月5日,在臺拱鎮(zhèn)展福村的大學生表彰會上,那些重教育的家長也被獎勵,他們有的穿著拖鞋,有的耳朵上夾著煙,有的穿著藍色苗族刺繡服裝。
不過,這個校長毫不客氣地說,臺江民中2020年考取一本學生270人,展福村12人考取本科,卻都是二本,說明讀書氛圍還不夠。
近兩年,開表彰會的村寨越來越多,獎金也越來越高。
前不久,一位縣領導問一位分管教育的副縣長,愿不愿意拿270個一本換2個清華北大。副縣長說不換,這位縣領導又說,拿一半出來換呢,副縣長也說不換。陳立群聽說這件事后很惱火,他后來當著縣領導的面直言這是“瘋狂的想法”,本質是“窮人愛面子”,講政績。
30多年來,陳立群送走的清北生有幾百個。杭州學軍中學一本上線率97%,清北錄取人數(shù)每年約30人,還有學生提前考取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國際名校。但陳立群說,在臺江縣這樣的教育薄弱地區(qū),不能將優(yōu)質資源傾斜給少數(shù)人,當務之急,是讓更多家庭嘗到讀書改變命運的“甜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2020年,臺江縣中考畢業(yè)生約2200名,只有一半學生進入臺江民中。陳立群也想過,沒來臺江民中的學生出路在哪里。在一次談話中,他對當?shù)氐念I導說,臺江還有一所職高,也應該扶持發(fā)展起來。
有人建議職高走校企合作,畢業(yè)后到一線城市的企業(yè)工作。但陳立群反對,“這無非是高級一點打工?!彼ㄗh職高重點發(fā)展科技農業(yè)、旅游、手工制作三個專業(yè),培養(yǎng)符合有利于當?shù)亟洕l(fā)展的人才,這種模式也在其他貧困縣可復制。
在他眼里,西部的教育要有西部的模式。
在西部,好縣長比好校長更重要
隨著任校長時間越來越長,他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是一名校長無能為力的。
據《中國教育報》報道,2016年,臺江縣全年財政收入2.7億元,財政支出卻有15億元,主要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
剛任校長時,陳立群曾對縣里直言,國家級貧困縣辦學經費相對欠缺,但他希望自己任校長期間保障能到位,可4年下來,他沒少為錢發(fā)愁,學校班主任津貼、代課和超課時津貼經常被拖欠,臨時工的工資也發(fā)不起。
2019年年末,學校60多個臨時工5個月沒發(fā)工資,一些人因無法忍受辭職。為食堂正常運轉,學校只能到處托人找臨時工。2015年起,對口幫扶臺江縣的浙江余杭區(qū)每年派4位教師到臺江民中支教,由臺江縣政府每人每年撥付1萬元用于支教食堂的開支,但支教老師走了一撥兒又一撥兒,錢至今還沒有全撥給學校。
2017年底,學校行政校長帶著一位銀行工作人員找陳立群簽字,說要把學校抵押給銀行,貸款出來縣里急用。
“如果出現(xiàn)還款違約,銀行怎么收回學校,3000多名學生去哪里上學呢?”陳立群沒有簽字,第一反應是,“大概能抵押的已經抵押光了?!?/p>
經費沒保障,基礎設施也跟不上。陳立群來臺江第一年,學校經常停水,最長一次停了5天,大熱天,教學樓和宿舍全部癱瘓,臭氣熏天。學校只能向消防隊求助,拉水來保障食堂用水,保障學校不停課。因為經常停電,很多學生抽屜里都備著蠟燭。
縣教科局局長龍峰也天天為錢發(fā)愁。一位鄉(xiāng)小學校長向龍峰抱怨,學校電費交不起了,自己只好從工資里先拿2000多元墊付。他告訴記者,縣里每月?lián)芙o教育局的資金只有2萬元,辦一場學校運動會都不夠,他因此不敢去鄉(xiāng)、村里的學校檢查工作,校長們張口都是要錢,有的說燒飯鍋壞了,有的說屋頂漏水了,自己卻什么都解決不了,“太惱火了”。
這些困難是東部地區(qū)不會面臨也無法想象的。2018年,余杭區(qū)教育局支持臺江縣第三幼兒園援建資金300萬元。余杭區(qū)教育局局長來臺江交流,聽說建園總花費約1000萬元,對龍峰表露驚訝,說同等規(guī)模幼兒園在杭州花費3000萬到4000萬元。
在東部理所當然的事,陳立群在這里需要一次次去爭取。2017年,陳立群親自去初中學校招生,往年,全縣中考前100名留在臺江的只有二十幾個,這一年有95個。迎接新生成了全校上下的大事,陳立群決定重新維修一號宿舍樓,幾次申請,縣里決定出資維修,并負責監(jiān)工。
暑假,學校明確告知施工方8月12日前完成維修,學生要開學報到軍訓,等到8月11日下午5點,學??倓仗幐敝魅未掖遗艿疥惲⑷恨k公室,說學生宿舍還未完成維修。
陳立群連忙找龍峰商量對策,龍蜂找來施工隊領導,施工隊領導說自己也剛知道沒維修完。陳立群當即提出推遲6天,通知學生推遲來校。本以為這次可以順利開學。結果,8月17日下午5點,副主任又來到辦公室,說衛(wèi)生間沒修好,不能入住。
陳立群一聽,急得“人都要暈了”,他讓副主任去找縣里協(xié)商,施工方提出購買一批臨時廁所,“那么大的量,一天時間到哪里去買,放哪里去?用完怎么處理?”陳立群的忍耐到了極點,“政府對教育如此兒戲,我必須有個態(tài)度。”他帶上行李,開車去了凱里,縣里的電話一概不回。
縣里這才開始重視,分管副縣長開始每天到現(xiàn)場督促施工,中午都是在現(xiàn)場吃盒飯。又過了3天,學校終于開學了。作為一個校長,正常開學都無法保證,陳立群自信心受到了挑戰(zhàn),“自身力量難以抗拒的因素太多了?!?/p>
陳立群也常聽到校長們的苦水。在他看來,貧困地區(qū)缺的是對教育的真正重視。他多次公開講,在東部地區(qū),是否能辦成一所好學校往往取決于一個好校長,但在西部,是否能辦成一所好學校取決于一個好縣長。
歷史上,臺江縣也曾有重學崇教之風,在縣城的東山坡,坐落著一座四合院木方建筑蓮花書院,書院前建有文昌宮,兩座建筑興建于光緒年間,倡建者為時任臺拱廳同知的周慶芝。
早在100多年前,周慶芝已意識到苗疆未來在教育,“苗民之梗化,實由智識淺陋,文字隔膜所致,決非性愚?!鄙先我潦?,他興辦城鄉(xiāng)32所義學,勸導苗家子弟入館讀書,尊師重教之風漸盛。然而,重教風氣在他離任后漸衰。
如今,院內空空如也,書院凋零,由于年久失修,文昌宮宮頂向南傾斜了1.5米。
“當下領導對教育的認識,尚沒有達到周慶芝的高度?!标惲⑷汉涂h領導開玩笑,臺江教育問題答案集中在蓮花院、文昌宮,“這里理應是臺江百姓的精神高地?!?/p>
在陳立群倡議下,縣里重修了文昌宮和蓮花書院。陳立群又自費8萬多元,買來一尊孔子像,置于書院。他建議縣里在殿外兩廂房開設臺江圖書館,這里熱鬧了,“也許臺江教育的春天就到了”。
離不開的貴州
最初協(xié)議的1年支教時間延長到了4年。
陳立群也退任校長職務。4年里,他往返于杭州和臺江不下70次,每次高鐵要坐8個小時。他已經63歲,前兩年,是愛人陪著一起,后來,小孫女出生,愛人去照顧孫女,他自己一人留在臺江。
他一直不習慣臺江飲食,苗族人喜吃酸辣,以肉多、酒滿為榮,但他口味清淡,不喜辣,不喝酒,飯局上無處下筷子。西南濕氣重,每天晚上,陳立群要沿河散步祛濕,并定期去按摩店刮痧。來臺江前,他生了一場大病,醫(yī)生告訴他要終身服用兩種藥,在臺江,他每月要讓家人把藥從杭州寄過來。
以前,人們對這位總是穿著西裝的校長沒什么印象,如今,走在城區(qū)沿河路邊,總有人要跟他合影,家訪時,有老人熱情喊他“陳校長”,說在電視里見過他。
他要離開的消息傳遍了小城。人們都以為,過了這個夏天,就看不見他了。有老師給他送書留念,還有高三班級制作視頻向他告別,視頻里,學生們稱自己為“陳家軍”,有人說很懷念每周一的國旗下他的講話,有人說,希望盡快走出大山看更美麗的世界,還有人給陳立群留言,希望他“?;貋砜纯此麄??!?/p>
他們不知道,9月剛過,在杭州休息幾天的陳立群又來了。他又扎進了寨子里,這一次是走訪今年高考的貧困生,為他們解決大學學費問題。一家杭州企業(yè)聯(lián)系陳立群為學生捐款,陳立群拿著名單,挨個到學生家里,詢問他們去哪里上大學,學費多少,告訴他們不必為學費擔心,捐款人會在他們開學前將學費打進卡里。
即使退任校長,陳立群依然忙得“跟打仗似的”,不久前,他又飛去了甘肅,給那里的校長們開講座。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還將頻繁來往于杭州和貴州,為這里的校長們義務講課,臺江人送給他一個新的身份——臺江民中終身名譽校長。
陳立群說,臺江不是自己的最后一站,沒準“一激動”,自己又跑去哪個學校做校長,這些年,他出了16本談教育的書,長時間伏案思索使他養(yǎng)成了抽煙習慣,一天能抽一包。汽車后備箱常放著幾本書,他會在家訪時簽上名字,送給學生。
退任臺江校長前,曾有一家媒體跟隨陳立群去家訪,以為他不會再回臺江了,給拍攝視頻起名“陳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訪”,陳立群很生氣,他說,他從未要與這里告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村衛(wèi)生室“飛”來大學生村醫(yī)小“海燕”
榆樹下的一棟兩層小樓就是百年關村衛(wèi)生室,里面不僅整潔明亮、設施齊全,還有兩位村民信賴的村醫(yī)——行醫(yī)50年的老中醫(yī)裴光鑫和23歲的大學生楊海燕。[詳細] -
海歸求職,用好“應屆生”身份
日前,上海歐美同學會“海歸職通車”人才招聘會在滬舉行,特斯拉、臨港集團等參會企業(yè)引起了海歸濃厚興趣。[詳細] -
近視的“鍋”不能只由青少年來背
據《新華每日電訊》10月12日報道,今年暑假,山西省長治市將把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結果納入中考總成績的消息,引發(fā)社會關注。[詳細] -
孩子們的“希望小課堂”
服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qū)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共青團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重要領域。[詳細]
- 【光明網評】用“闖”“創(chuàng)”“干”開創(chuàng)經濟特區(qū)新局面
- 河北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王東峰主持并講話
- 【潮涌長三角】“鋼城”到“港城”,馬鞍山如何推進對外一體化?
- 再造綠水青山 收獲金山銀山——看河北礦山環(huán)境治理如何攻堅
- 國網河北建設公司:服務雄安新區(qū)首個500千伏電網工程順利進入組塔階段
- 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發(fā)布 連尚文學作品《傳國功匠》榮耀登榜
- 【藝術公益大講堂】劉全和 劉全利:將作品交給生活和觀眾檢驗
- 河北省奶業(yè)品牌宣傳活動今日舉行
- 河北住建領域三項三年行動計劃成效顯著 預計年底全部完成任務
- 光明文化周末版:流花之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