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先行須喚醒學生主體性
近日,教育部在上海召開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系統(tǒng)謀劃“十四五”德育工作。自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來,五育并舉,德育為先,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不過在加強對德育的關注、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到德育中存在著一個顯著矛盾, 就是德育的主導者——老師有時會忽略德育主體學生的主體性感受,沒有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德育的實效性。謀劃“十四五”德育,應當注重突出學生主體性。
大家總是想當然地把德育創(chuàng)新的焦點放在完善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理論水平、形成教學模式等方面,唯獨忽略了德育主體——學生們的需求和感受。在開展德育學術研討、制度建設、體制改革、效果展演時,要真正關切學生的實際感受,想象他們內心在想什么,避免學生在德育中只是被動接受、被動參與。否則,機制建好了,課題做完了,但是德育實效卻可能并不理想。
事實上,學生不是一個紋絲不動等待被灌滿的容器, 而是一支期待被愛、被包容點燃的火炬,我們要用發(fā)自內心的愛去激發(fā)、去喚起、去澆灌學生心中那顆深藏心底、一直被忽視的種子。忽略學生的主體性感受,不但影響了德育效果,也無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接受德育的積極性。
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我們就應該換位思考,站在學生視角,從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年齡層次展開德育。讓他們參與到身邊鮮活的、熟悉的學習生活場景中去,把課堂上的“大道理”,轉變成學生便于參與的日常生活好品德、好習慣。比如我們學校通過倡導“日行一善”,鼓勵同學們每天做一件好事,就很受孩子們歡迎。只有讓孩子們親自感受、主動接觸,宏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還要走進學生心靈。道德并非高傲而生硬的教條,德育就是用愛來教育,用心愛護學生、感化學生。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獲得感、參與度和創(chuàng)造性。我們常常說課堂是德育主陣地,但是這種思想層面教育的成效,往往難用直觀、標準的方式檢驗出來;而正由于德育缺乏評價和考試的反饋,更難以把握其實效性。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越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就越需要老師們多關注學生的獲得感,聽其言觀其行,問問孩子們的反饋,看看他們的表現。只有從過程、結果端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和改變,我們的德育才能說見到了成效。關注學生的獲得感,要求老師講究文火慢燉的教育藝術,猶如工匠般的慢工出細活,是個很大的考驗,卻值得好好試一試。
“良師育人諾,從教乃得生。啟思言語間,潤心細無聲?!蔽逵⑴e,德育為先,必須要突出和喚醒學生的主體性。學校和教師,應當朝著這個方向更新德育理念、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把德育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全過程,尤其要關注學生的獲得感和參與度。唯有如此,德育才不會流于說教、流于形式。
?。ㄗ髡呦瞪綎|省滕州市姜屯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綿陽師范學院:立德樹人為本 館校協(xié)同育人
近年來,綿陽師范學院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將紀念場館文化傳承、社會教育功能與高校育人工作有機融合,構建了“一主兩類五場”館校協(xié)同育人模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詳細] -
四川省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日前,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fā)《四川省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詳細] -
海西:憲法走進校園“大課堂”啟動
12月4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憲法走進校園“大課堂”活動在德令哈市青海柴達木職業(yè)技術學院正式啟動。[詳細] -
日喀則市:德育教育 培樹未來
近年來,日喀則市教育局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fā)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目標,全力提升教育惠民的覆蓋面和滿意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