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機杼聲聲織就幸福夢
中國西藏網(wǎng)訊 冬日的西藏寒意襲人,而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拉孜縣縣城以北12公里的拉孜鎮(zhèn)拉孜村謝瑪氆氌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內,機杼聲和織工的歌聲在廠房內此起彼伏,卻是格外熱鬧。
圖為措姆正在編織氆氌 攝影:趙耀
沐浴著陽光,措姆在合作社二樓的陽光房內編織著氆氌。今年68歲的她是合作社里的老員工了,2010年合作社剛成立時措姆就加入了合作社,一直工作至今。
圖為措姆工作的氆氌編織間 攝影:趙耀
合作社成立之初共有入場成員35人、其中織女30人、縫紉員5人。2017年合作社改擴建項目完成后,年加工民族產品1萬余件,銷售純收入達740萬余元,截止目前共帶動185戶,年人均收入達4萬余元,帶動9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圖為正在編織卡墊的織工 攝影:趙耀
合作社內共有3間制作氆氌編織間(內設30架紡織機、5臺縫紉機)、2間卡墊紡織間,同時設有加工部、展銷廳、營業(yè)部、染色房、倉庫等共計12間。產品主要有氆氌、邦典、藏袍、卡墊等近20種獨具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品和旅游產品。
圖為編織卡墊現(xiàn)場 攝影:趙耀
措姆就是90戶貧困戶中的一戶。20多歲時措姆就掌握了氆氌的編織技藝。但那時3個女兒還小,家里只有丈夫和自己兩個勞動力,耕地、牲畜不足的他們只能靠著編織氆氌維持家庭開銷,日子一直過得很拮據(jù)。
圖為措姆的二女兒加央旺姆在編織卡墊 攝影:趙耀
2010年,在了解了合作社的政策、效益和經(jīng)營情況之后,措姆毅然加入了合作社,最起碼編織氆氌的原材料不用自己花錢了。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編織氆氌和卡墊的場地、原材料由合作社提供,銷售一件氆氌制作的邦典合作社抽成10元,卡墊抽成50元,剩下的錢全部歸織工所有。
圖為措姆(右二)和大女兒拉巴卓瑪(右一)、二女兒加央旺姆(左二)、小女兒米瑪倉決(左一)合影 攝影:趙耀
“我之前自己賣氆氌,當時編織氆氌的成本都是自己家里出的,合作社成立之后成本都是合作社提供的,現(xiàn)在每年有3萬多元的純收入。國家的政策很好,在國家的扶持下,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贝肽氛f。
如今措姆的3個女兒在合作社的扶持和培訓下學會了卡墊編織技藝也加入到了合作社中,一年3個人的純收入有7萬多元。
圖為正在編織氆氌的織工 攝影:趙耀
措姆一家是這個合作社的縮影,靠著傳統(tǒng)手工業(yè),90戶貧困戶實現(xiàn)了脫貧致富。偌大的廠房里,那機杼聲和織工的歌聲里,不只是熱鬧,更洋溢著幸福的氣息。(中國西藏網(wǎng) 記者/趙耀)
-
【新春走基層】創(chuàng)新養(yǎng)殖模式,一群崗巴羊讓他們脫了貧
木拉鄉(xiāng),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薩迦縣東南部,距縣城195公里,是全縣海拔最高的鄉(xiāng)。南與日喀則市崗巴縣相接,相似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造就了這里的綿羊品種也以崗巴羊為主。[詳細] -
【新春走基層】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藏漢夫妻跨越千山萬水的堅守
今年,夫妻倆打算在強公村過年,年貨也準備得差不多了。對于楊松和桑姆而言,無論是西藏還是四川,只要兩個人在一起,心在一起,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詳細] -
【網(wǎng)絡媒體新春走基層】西藏林芝市將藏豬產業(yè)打造成富民產業(yè)
“西藏江南、醉美林芝”,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有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自然資源、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林芝市藏豬產業(yè)早已名聲在外。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