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河畔高樓林立。
“北四村”村民住進新樓房,日子越來越好。本報記者 蘇烽 攝
初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空氣中仍帶著絲絲涼意,巴音河畔卻已是一片生機盎然。5月6日,沿著巴音河邊向西南行至德令哈市河西街道辦事處的甘南小區(qū)二期,這里是“北四村”村民告別舊居邁向新生活的地方。
走進小區(qū),整齊劃一的居民住宅樓映入眼簾,寬敞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蔭,耳畔傳來孩子的歡笑聲和老人的閑談聲,構成一幅和諧幸福的畫面。
來到村民馬斌云老人的新家,126平方米的房屋內,液晶電視、冰箱、洗衣機一應俱全,南北通透的布局格外寬敞明亮,簡中式的裝修風格溫馨舒適,老人正坐在沙發(fā)上悠閑地看著電視。
“從平房搬進樓房,這是村里幾輩人的夢想??!”62歲的馬斌云感慨道?;貞浧鹨郧白〉钠婆f磚瓦房,冬天寒冷刺骨,夏天漏雨成災,與現(xiàn)在的新家形成了鮮明對比。
據(jù)老人介紹,老村雖然毗鄰市區(qū),卻存在著住房年久失修、巷道臟亂差、人均耕地少等諸多問題。2019年,德令哈市啟動“北四村”城中村改造整村搬遷項目,市委、市政府積極克服資金短缺等困難,多方籌集資金下大力氣解決村民各類安置補償資金,著力推動城中村改造整村搬遷等項目實施。北山村、白水河村、巴音河村、巴音河西村的村民們有了新的期盼。
“根據(jù)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及德令哈市總體規(guī)劃要求,我們先后完成了甘南村和‘北四村’的城中村改造、蓄集鄉(xiāng)人居環(huán)境綜合整治項目等重點民生項目的征遷安置工作,從搬遷前期征求群眾意見、中期動員規(guī)劃,以及后期搬遷群眾的后續(xù)訴求等都作了跟蹤服務,目的就是讓住在老舊危房的村(居)民住上寬敞亮麗的新樓房,改善大家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過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德令哈市房屋征收與補償中心主任李濤介紹說。
隨著項目的整體推進,2021年,包括北山村、白水河村、巴音河村、巴音河西村在內的1109戶、4384人陸續(xù)搬進了甘南小區(qū)二期的新居。這里的居民樓都配備了電梯,水電路齊全,物業(yè)管理完善,小區(qū)內還設有幼兒園、衛(wèi)生院、商業(yè)街等基礎設施,為居民提供了極大便利。
搬遷后,村民們享受到了便捷的社區(qū)服務,漸漸適應了新居生活?!鞍岬叫路亢?,以前的煩惱都沒有了,心情也舒暢多了!”馬斌云笑著說,便捷的交通、快遞物流、社區(qū)服務讓大家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便利,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提升。
“住進新房,生活方便,心情越來越好。家門口就有商超菜鋪,村委會就在小區(qū)里,小區(qū)里還有幼兒園,孩子上學也方便?!卑姿哟宕迕駝|紅也是這次項目改造的受益者之一,站在11樓自家陽臺上眺望遠方,他的心中滿是感慨。
裝修新家,劉東紅花了約八萬元。雖然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他覺得值。他說:“現(xiàn)在的生活真的很舒適,上下水方便,陽臺上可以晾曬衣物,還有一臺嵌入式的洗衣機,老父親也住得安心舒適?!?/p>
“像劉東紅家這樣的,在我們村里有247戶呢!”村民住進這么好的小區(qū)和這么漂亮的房子,白水河村黨支部書記柳福軍也對未來發(fā)展充滿了信心。他說:“村里還有很多閑置的土地,后期我們計劃打造匯集文化體驗、特色品牌、養(yǎng)生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文化商業(yè)區(qū),擴大村集體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規(guī)模,增強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帶動大家增收致富?!?/p>
德令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城中村改造工作,建成的甘南村一期和二期安置小區(qū)被列為全省城中村改造整村搬遷現(xiàn)場觀摩點,受到了安置群眾的一致好評。
德令哈市河西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李英秀表示:“城中村改造整村搬遷項目的實施,給村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環(huán)境到經(jīng)濟、從文化到生活習慣,每個方面都體現(xiàn)了改造的積極成果和深遠影響?!?/p>
加強綠化、貫通路網(wǎng)、修建停車設施……德令哈市城中村改造整村搬遷項目不斷推進,一項項基礎設施建設相繼落地。如今的“城中村”,面貌環(huán)境已煥然一新,住進新樓房的村民們也開啟了幸福舒心的新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