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踐行“四力”
“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團結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這四句話,銘刻在新華社西藏分社每個人心里。他們深入一線,踐行“四力”,足跡踏遍西藏最高、最遠、最險、最苦地區(qū),整個分社一年采寫播發(fā)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稿件超過7500件。
艱苦環(huán)境磨煉意志
楚魯松杰鄉(xiāng),距離札達縣城313公里、拉薩2000余公里。這段路,越野車需要在深山里開7個小時,翻越4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
新華社西藏分社記者陳尚才,還清楚記得一年多前那通電話:“組織決定選派你前往阿里地區(qū)札達縣楚魯松杰鄉(xiāng)掛職黨委副書記、副鄉(xiāng)長,蹲點調研?!?/p>
到了楚魯松杰鄉(xiāng),陳尚才發(fā)現(xiàn),鄉(xiāng)里常常不通電,洗衣服必須先給發(fā)電機加油,再從河里抽水;食材匱乏,每天開兩餐,中午炒白菜、土豆和蘿卜,晚上用牦牛肉干煮湯下面;山里風大雪大,“鄉(xiāng)里開遠程會議,屋里冷到一人拿一床被子裹著?!标惿胁呕貞浾f。
偏頭痛、拉肚子、流鼻血,臉被紫外線燒灼出一條一條痕……在極端艱苦的環(huán)境中,陳尚才走訪了全鄉(xiāng)70余戶人家,夜宿牧民家12次,采寫了近20篇稿件。
之所以選擇楚魯松杰鄉(xiāng),是因為分社早已與這片土地結緣。2018年9月,新華社西藏分社派出7人小分隊,深入阿里地區(qū)開展專題采訪調研,行程5000余公里,一次性走完阿里地區(qū)全部7個縣。
調研中,分社副總編輯張京品了解到楚松村“四代房”的故事。在這個人口只有288人的村子里,記者走訪了11戶農(nóng)牧民家庭。從漆黑的土坯房,到危舊的土木房、磚石房,再到新建的獨家院,他們真切感受到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jù)這次采訪,他們推出了《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國邊陲巨變的縮微影像》等全媒體報道。
從全國海拔最高縣那曲市雙湖縣、海拔最高鄉(xiāng)普瑪江塘鄉(xiāng)、海拔最高氣象站安多氣象站、人口最少鄉(xiāng)玉麥鄉(xiāng),到中印邊境的典角村、楚松村,一些過去從未有記者抵達的地方第一次有了新華社記者的身影。
黨性教育扎下深根
在新華社西藏分社,年近花甲的索朗羅布備受尊敬。各民族的年輕記者,見到他都會親切地叫一聲“索朗啦”(藏族敬語)。
2017年6月下旬,作為分社機關黨委副書記的索朗羅布,隨分社領導到海拔5430米的唐古拉山冰川區(qū)看望已堅持半個多月的科考報道小分隊。當時攝影記者因臨時任務未歸,而這時科考隊決定進行科考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一環(huán)——鉆取冰芯,索朗羅布主動請纓留下來參加后續(xù)報道。
從6月28日下午2點多到7月1日凌晨,索朗羅布和同事在寒風中爬冰臥雪,兩次隨科考隊上冰川。7月1日凌晨,氣溫降到最低點,科考隊在第二次鉆取冰芯時終于取得成功?!敖裉焓屈h的生日,這里有誰是共產(chǎn)黨員?請舉手!”科考隊領隊站在風雪中問。現(xiàn)場有5個人舉起了手,其中兩個是新華社記者,“那一刻,我無比驕傲自豪。”索朗羅布說。
如今,每個分社派出的采訪小分隊出發(fā)前,都要特意檢查兩樣東西:黨旗和黨徽。分社音視頻部主任洛登的手機里至今還儲存著一張圖片:漫天風雪里,幾名新華社記者一起舉著黨旗精神抖擻,這是采訪時的臨時黨小組活動?!霸谟覃溨販匦氯A社關于玉麥的報道、在阿里重溫新華社講述的孔繁森故事……當新聞再次回到現(xiàn)場,我們的信仰也因此更加堅定。”洛登說。
薪火相傳砥礪前行
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也見證著幾代新華社西藏分社人的傳承。1960年,新華社記者郭超人跟隨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登抵海拔6600米高度,寫下了通訊《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被編入語文課本?!?0后”北京姑娘王沁鷗,北大畢業(yè)后毅然來到雪域高原,成為新時代西藏分社的“新華人”。
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她和同事完成了長達1小時的中英文出鏡拍攝,成為新華社迄今為止在海拔最高處的海外社交媒體報道?!盀槭裁捶且巧?500米?”王沁鷗說,“不上去就不知道珠峰垃圾狀況究竟如何,心里沒底?!彼P下的《珠峰腳下的一場“馬拉松”會議》等稿件,喚起了更多人對珠峰環(huán)境保護和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生態(tài)和諧發(fā)展的理解與支持。
看到分社年輕人的成長,張京品回想起自己剛入社時的情形。2012年,日語專業(yè)畢業(yè)的張京品剛一報到,分社就為他指派專業(yè)導師——老記者羅布次仁。之后,每次外出采訪,羅布次仁都帶著他,寫完初稿再幫他一遍遍修改。如今,張京品自己也成了導師。“盡量多給年輕記者采訪鍛煉的機會?!睆埦┢氛f。
“他們就像高原上的蒲公英,不論在哪里,都能開出美麗的花。”當被問及“西藏分社記者給您留下什么印象”時,那曲市雙湖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旦增窮培說。高原上的蒲公英有著頑強的生命力,無論氣候如何寒冷、土壤如何貧瘠,蒲公英都會迎風飛揚,將種子撒向廣袤大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增強“四力” 記錄時代
11月8日是第二十個記者節(jié),西藏各地舉行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8日上午,昌都市召開慶祝記者節(jié)座談會,昌都市委宣傳部、駐昌媒體、市級各新聞單位等相關單位代表參會。[詳細] -
【新時代新西藏】西藏昌都:路通城暢產(chǎn)業(yè)興
兩條路,讓村民羅布次仁有了新舊兩個家。從若崩下山,向城市的方向走3公里,緊鄰317國道,就是西藏昌都市卡若區(qū)如意鄉(xiāng)達若村。毗鄰國道的易地搬遷安置點和2016年以來實施的938個農(nóng)村公路項目,成了昌都農(nóng)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