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的哲學家”學習理論傳播
艾思奇畢生致力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教育和傳播,從上海時期到延安時期再到新中國成立后,他始終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化、大眾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宣傳和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幫助廣大群眾和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人民的哲學家”。
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
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無論是宣傳教育活動,或者是學術創(chuàng)作研究,艾思奇始終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通過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中國實際國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艾思奇的《大眾哲學》正是因為把握住了時代脈搏,不僅開創(chuàng)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先河,而且實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艾思奇認為,哲學的主要任務是要能夠真正解決人類生活上事實上的問題,要能真正解決這些問題,才足以證明它是事實上的真理。他認為,哲學的中國化、現(xiàn)實化不是書齋課堂里的運動,不是濫用公式的運動,而是要從實踐中吸取哲學的養(yǎng)料,發(fā)展哲學的理論。要根據(jù)每一時期的經(jīng)驗,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理論,而不是把固定了的哲學理論,當作支配一切的死公式,要把這一發(fā)展的哲學理論拿來應用,指導思想行動。他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影響帶動人民群眾進一步接受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創(chuàng)造了積極的條件。
堅持真理性與樸實性相結合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各種消極的唯心論思潮甚囂塵上,影響著人民群眾堅持抗戰(zhàn)的決心,作為“黨在理論戰(zhàn)線上的忠誠戰(zhàn)士”,艾思奇為了堅持真理、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堅持對各種唯心主義思潮進行大量批判和斗爭,既有與階級敵人的理論斗爭,也有與革命同志內(nèi)部的思想爭論。從延安整風中批判“主觀主義”,到批判蔣介石“反動哲學”,再到對“法西斯”“舊思想舊文化”以及革命隊伍內(nèi)部和黨內(nèi)的唯心主義、主觀主義思想的批判,他都堅持實事求是,敢于和各種錯誤思想作斗爭,全力捍衛(wèi)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線。艾思奇每一次斗爭歷程,都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不僅敢于斗爭更善于斗爭,這些斗爭對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幫助黨員干部群眾在實際工作中克服唯心主義、主觀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路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眾哲學》中,艾思奇以大眾需求為導向,以大眾話語承載哲學道理,將深奧抽象的哲學理論以通俗易懂的大眾話語予以表達,直接滿足了當時人們渴望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樸實愿望,幫助大眾認識進而認可馬克思主義,啟發(fā)引導人們追求真理、探尋改造中國與世界之路,起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啟蒙作用。
堅持科學性與群眾性相結合
理論只有被群眾掌握,才能煥發(fā)出巨大的力量。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過程中,他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的問題為出發(fā)點、以人民群眾的語言為話語體系、以人民群眾的生活為落腳點。艾思奇認為哲學應該掌握在大眾的手中。哲學脫離了大眾,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大眾離開了哲學,就失去了解放的武器。艾思奇盡量讓哲學走出抽象思辨的王國,變成群眾手里的銳利武器,讓群眾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大眾的行為能夠受到哲學智慧的指引。艾思奇關注和回答大眾所關心的現(xiàn)實問題,讓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成為大眾的哲學。他指出,黨的各項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人民謀利益,黨的思想要合乎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和人民群眾的要求,黨的方針和政策是人民群眾需要的集中反映。艾思奇還深入基層,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他曾說,一個理論工作者,如果脫離群眾,就沒有生命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中,艾思奇始終堅持通俗、大眾的風格,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在實踐上,艾思奇為了使理論批判更好地應用于實踐,深入群眾,不僅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緊密結合,而且還身體力行進行宣傳教育,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拉近群眾與哲學的距離,致力于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貫穿艾思奇各項工作的根本路徑,學習艾思奇?zhèn)鞑ヱR克思主義的歷史經(jīng)驗,就是要堅持以黨的理論為指導,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發(fā)揮人民群眾在傳播馬克思主義中的主體作用。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訴我們,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xiàn)。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能忘,把群眾路線貫徹到黨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艾思奇堅持理論與實際、真理與樸實、科學與群眾相結合的傳播思想,從不空談理論,絕不做空頭哲學家,將自己的哲學工作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以哲學的方式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他的推動下,馬克思主義傳播實現(xiàn)了從上層知識分子到廣大民眾的普及,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向艾思奇學習理論傳播,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對新時代繼續(xù)開創(chuàng)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立足理論傳播的目標任務,貼近群眾生產(chǎn)生活實際,積極探索有效方法、路徑、載體,使理論宣傳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氣、更有活力,把“大道理”講活講深講透,增強理論宣講針對性吸引力;更要堅持資源整合與資源融合相統(tǒng)一,推動媒體、人才、技術等資源優(yōu)勢互補,充分發(fā)揮聚合傳播效應,使黨的理論實現(xiàn)全時、全速、全面?zhèn)鞑ァ?/p>
?。ㄗ髡呦岛现嗅t(y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我眼中的習近平 | 是智者,也是哲學家
我眼中的習近平 | 是智者,也是哲學家。[詳細] -
南京大學:以黨史學習傳承思想偉力
1978年5月11日,本報在一版以特約評論員的署名,刊登了以南京大學哲學系教師胡福明為主要作者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