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噶牧區(qū)拉昂錯的列石 (攝影/ 周文強)
當你漫無邊際地行走于阿里的亙古荒原時,可能會邂逅獨個、十數個、乃至數百個魏然矗立于蒼茫大地之上的“天降石”,土著人稱“朵仁”。這些“天降石”背后藏著許多口口相傳的故事,比如在西德鄉(xiāng)和赤德鄉(xiāng)之間孔雀河谷荒蕪的砂石臺地上,可見到矗立的三塊矮小的小型列石。民間傳說是印度地方的三個神仙相約到遠方圣地朝拜,只能是夜晚來天不明就回去,若是天明后他們就不能回到來時的地方。熟料他們朝拜完圣地,返回印度的時候,途經此地適逢天大亮,他們就此永遠的被定格固化在那里,一個美好的傳說故事就這樣誕生了。
在普蘭牧區(qū)、農耕地帶也散落著高高低低錯落有序的列石,大多是被先民從遠處大山搬運至此。但是普通百姓囿于記憶傳承的遺失,簡單地把列石類歸于“天降石”。但實際上列石是人類早期先民在文字尚未發(fā)明之前的無字碑--遠古氏族、部落、邦國的頭人、小王、大王、臣子會盟時,基于某種當時社會、政治、宗教的某種目的、愿望、需求而特意從遠方大山里尋找特殊的長條形石材,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專程運來豎立。且每根列石都很重,也不是當地的原有石頭,材質與在喜馬拉雅山中發(fā)現的石頭相類似。原普蘭縣人武部副部長加木措曾經探究過石材的出處,就曾指出這些列石并不是原地的石頭,而是來自其它地方。它們豎立于山嶺曠野間,承載著祖先前輩們的某種意識和智慧。
在雪域高原上,一個部落邦國把別的部落邦國打敗,領有該部落邦國的草場、人口、土地、牛羊、馬匹。讓首領俯首稱臣,繳納貢賦,繼續(xù)掌管所屬部落邦國的內政事務,但外交、軍事、稅收等一律交由象雄王或派遣的總管負責。而且還要遵循沿襲傳統(tǒng)習俗,請巫師打卦占卜,擇定一處吉祥之地,集合一個或數個部落結盟,共同豎立列石,是在文字尚未出現之時記述事情必需的證物方式。
一般而言,部落聯盟每年都會在約定的某地聚會,舉行所謂的“一年一小盟,三年一大盟”。會盟協商后,部落、族群、邦國的首領共同推舉象雄王為共主。眾首領遂在象雄王的帶領下,砌筑祭臺,供奉凈水、酥油、青稞籽實,焚香祭祀,豎立列石,殺生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