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文化

西北民謠頻“出圈”,流量密碼里有“根”“魂”“韻”

發(fā)布時間:2022-03-02 16: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蘭州3月2日電 (記者 徐雪)天氣漸暖,在蘭州的黃河畔,人也漸多了,沿岸還留有一些演出的舞臺,到了旅游旺季,時有不同的歌聲傳來,唱著黃河,唱著家鄉(xiāng)。

  蘭州,這座因民謠屢被提及的西北內(nèi)陸城市里,走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民謠人,比如野孩子樂隊、低苦艾樂隊等。黃河、牛肉面、羊皮筏子、黃土地……勾勒出的鄉(xiāng)情,成為游子們爭相吟唱的靈感來源,這里是他們創(chuàng)作的福地。

  黃河流過蘭州后,還穿過了名叫靖遠的縣城,在這里唱著《黃河尕謠》的民謠歌手張尕慫火了,帶著甘肅方言的唱調(diào)里,人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西北風情。

  相比其他民謠歌手,張尕慫無論從唱腔、穿著、曲風,都帶著明顯的西北特征,這也與他從小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張尕慫的父親善唱秦腔,叔叔是當?shù)貥穾煟孕”惚晃鞅泵耖g音樂熏陶。

  長大后的張尕慫還經(jīng)常去西北五省區(qū)采風,先后拜訪了100位民間藝人,借鑒吸收諸如河州賢孝、通渭小曲、社火小調(diào)、花兒、秦腔等西北民歌的精髓,融入現(xiàn)代元素進行創(chuàng)編。他曾不止一次公開提及,他的作品離不開西北這片黃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和事,不能“離開得太久”。

  網(wǎng)友“BOICUS”通過社交平臺評論說,張尕慫的歌,真是土地里生長出來的。就和村后的山泉一樣,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覺得這個時代,還有年輕的音樂人,給他們講這些故事,真是幸運。

  從“西部歌王”王洛賓到張佺、劉堃、張瑋瑋、趙牧陽,以及“新生代”的張尕慫等,西北在他們的作品里,是鮮活的一個人、一條路、一座城,也是藏在內(nèi)心里不曾遠離的故土,以音樂的方式娓娓道來。

  這些民謠除了引發(fā)在外游子關于鄉(xiāng)愁的共鳴外,事實上,民謠對提升宣傳當?shù)爻鞘蠭P形象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低苦艾樂隊的《蘭州蘭州》,趙雷的《成都》,郝云的《去大理》等。

  近年來,蘭州也在挖掘本土的民謠“氣質(zhì)”,并且舉辦過各式各樣的音樂節(jié)。此舉也為本土許多懷有音樂夢想的青年提供了更多展示的機會。

  2010年成立于蘭州的原生態(tài)樂隊“朝格組合”至今還活躍在當?shù)兀鲃?chuàng)巴依勒格介紹說,團隊來自各行各業(yè),都是利用業(yè)余時間排練演出。

  巴依勒格也是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馬頭琴專業(yè)青年教師,身為蒙古族的他,將家鄉(xiāng)的民歌,結合現(xiàn)代審美融合進創(chuàng)作中。他談及原生態(tài)音樂時說,這個時代需要更多像張尕慫的音樂人,這樣才會有更多人關注西北的民謠、花兒,從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本土原生態(tài)音樂的出現(xiàn),當?shù)氐谋Wo力度也會隨之增加。

  在朝格組合中擔任鼓手的甘肅平?jīng)銮嗄觊h鉦堯說,如今,蘭州的音樂氛圍越來越好,平臺也越來越多,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會繼續(xù)堅持下去。

  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盛鴻斌接受中新社、中新網(wǎng)記者專訪時說,地處西北的甘肅無論是黃河、大漠、黃土地,或是水車、牛肉面……無不透露著粗獷、豪放、堅韌的氣質(zhì),而這些繼承發(fā)揚了這些“氣質(zhì)”的西北民謠,與其他地區(qū)相比則是一種少見的“特色”。

  盛鴻斌說,當下,西北民謠的興起和流行,是因為它沒有脫離本土民間音樂,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傳承創(chuàng)新提倡多元化的今天,這種民謠形式是一條很好的路徑,是新時期自發(fā)的一種傳承方式。

  盛鴻斌還說,甘肅民間音樂本來就非常豐富,戲曲、民歌、說唱等異彩紛呈,這是所有甘肅音樂走出去的“根”,無論民謠或是其他音樂類型,都需在“根”上發(fā)芽、成長。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不同時代都留有當時的審美印記,流行音樂尤其鮮明,誰能把握當下時代流行元素,與時代共舞,與時尚共情,被大眾接受的可能性也將大大增加。”盛鴻斌說道。

  “此外,‘特色的歌手+時尚的編曲+現(xiàn)代的推廣’,三位一體,缺一不可?!笔Ⅷ櫛蟊硎?,“特色的歌手”,不僅演唱有特色,其氣質(zhì)、表演都要有特色;時尚的編曲,不是完全追趕歐美潮流,而是要在本土氣質(zhì)下“洋”起來;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這些音樂人正是利用網(wǎng)絡平臺走了出來,但如果要打出品牌,走向更大的舞臺,還需要專業(yè)的推廣團隊,以及政府、社會的支持。

  “從長遠發(fā)展看,還是要堅守立足民間音樂、高度契合人文環(huán)境、良好融入當下審美三方面內(nèi)容,不丟民間音樂的‘根’,不棄西北氣質(zhì)的‘魂’,找到時代脈搏的‘韻’。當然,民謠只是音樂其中一種類型,我們期望更多的音樂體裁形式,也能在此基礎上更好地創(chuàng)新發(fā)展?!笔Ⅷ櫛蠓Q。(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吐鲁番市| 苍南县| 敖汉旗| 金湖县| 宾阳县| 仙游县| 南投县| 肇东市| 都江堰市| 扎赉特旗| 晋城| 白银市| 文昌市| 东海县| 栖霞市| 文山县| 望江县| 息烽县| 甘谷县| 乌兰察布市| 四平市| 元氏县| 绿春县| 利津县| 革吉县| 潮安县| 楚雄市| 肥乡县| 安泽县| 桐乡市| 枞阳县| 伊金霍洛旗| 邻水| 东莞市| 沅江市| 措美县| 涿鹿县| 湟中县| 肥东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