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亞殘運會開幕前暖場的浙江九條龍,都有什么絕技

發(fā)布時間:2023-10-23 15:10:00來源: 光明網(wǎng)

  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開幕式前的暖場表演上,九條浙江龍來了,從四面八方騰飛而來。

  有的龍眼熟,有的龍眼生,有的雖從未照過面,卻是一眼就琢磨到了它的來歷。

  蕭山河上板龍、臨安水龍、開化香火草龍、遂昌車龍、浦江滾地龍、德清桑葉龍、磐安女子金龍、安吉竹葉龍、奉化布龍。你認得全它們嗎?來,認識一下。

  這九條龍,匯集好了好幾個非遺項目,其中不乏國家級的,譬如開化香火草龍。

  香火草龍發(fā)源于開化蘇莊鎮(zhèn),至今1100年歷史。每年中秋,當?shù)匕傩站蜁杵鹣慊鸩蔟堊叽宕畱?,祈盼豐收吉祥。

  這條龍用稻草扎成龍身,并插上密密匝匝的香火,舞龍時點燃香火,火星滿布下,草龍變成火龍,在夜幕里煙霧繚繞,香氣飄逸,騰云駕霧,狂奔飛舞。

  不過,當晚舞進“大蓮花”的香火草龍是一條安全的防火龍,龍身用的是防火的仿真稻草,身上插著的是帶LED燈頭的仿真香,“少了些香火營造的煙霧氛圍,但是舞得可比以前更帶勁了。”帶隊人說。

  舞龍隊的13個成員,平均年齡27歲,全部來自當?shù)乜h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隊員們今年6月就開練了,每周三次,請的老師是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為這次表演設(shè)計了很多高難度動作。

  舞龍頭是最“增肌”的,“僅龍頭就有30斤以上,相當于舉著30瓶礦泉水,在空中上下舞動,彩排一次比去健身房鍛練還明顯。”帶隊人說,龍頭安排了兩個隊員,有一個就在開幕前的彩排中扭傷了,其它隊員身上也都是貼滿了膏藥。

  “老師傅都說,我們舞的這條龍更有力量感,更有爆發(fā)力?!蹦贻p的舞龍隊員說,“在亞殘運開幕表演上,一定要舞出我們開化香火草龍威風凜凜的磅礴氣勢。”

  場上數(shù)條龍翻騰盤旋,不過有條龍淡定而搶眼。也許你已經(jīng)認出來了,這就是來自國家級非遺項目蕭山“河上龍燈勝會”的板龍。

  蕭山板龍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紹興年間。板龍除龍頭、龍尾外,龍身由100多板凳連接而成,一截截拱起的龍段扎在板凳上。在百余位表演者的協(xié)作下,可以盤舞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陣型。

  在“大蓮花”里,百余位板龍表演者不急不徐地配合完成了一個個板龍的pose。其它龍隊的一位表演者說:“那條板凳龍很厲害啊,表演的很多是上了年紀的人,一個個都像是見過大世面的。”

  場上有兩條龍,縱使在屏上一閃而過,相信很多人也會猜得到它的出身來歷——一條是來自竹鄉(xiāng)安吉的竹葉龍,一條是來自德清的桑葉龍。

  安吉竹葉龍的制作選材是安吉竹子的竿、皮、葉、鞭、筍等,由盤、滾、游、翻、跳、戲等基本動作組成。表演時可分可合,舞者動作矯健,舞姿變化多端。

  這次表演竹葉龍的是安吉同行殘疾人藝術(shù)團,在隊員們的舞動下,舞龍變成龍舞,只見龍頭高昂、俯沖,龍身翻滾、絞纏、穿插、竄躍、勁擺,形變龍不停,龍飛人亦舞。如果不是一旁的手語老師,誰也不會想到這是一群殘疾人的竹葉龍表演。

  桑葉龍來自德清乾元鎮(zhèn),由非遺傳承人童寶松根據(jù)江南蠶桑習俗設(shè)計制作而成,通體青翠碧綠、栩栩靈動,是當?shù)孛磕辍扒垷魰鄙系闹鹘恰?/p>

  這次來“大蓮花”表演,當?shù)剡€給隊員們訂制了新的演出服,肩上是桑葉的裝飾,背后盤著蠶寶寶。隊員們大多來自當?shù)亟瘗Z山村,這個村自古以種桑、養(yǎng)蠶為業(yè),舞龍習俗自南宋起就十分盛行。如今農(nóng)業(yè)勞作不再是金鵝山村村民的主要營生,當村里的舞龍俗傳承至今,家家戶戶都會舞龍。隊員中,就有一對父子檔,父親62歲,兒子28歲,兩人撐起了龍尾的最后一截,表演起來特別有默契。

  接下來,補課一下這九條龍的家學淵源吧。

  【九龍小檔案】

  奉化布龍,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起源可追溯至南宋,初為谷龍、稻草龍,后逐漸演變?yōu)椴箭?。?00余年的演變發(fā)展中,奉化布龍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僅傳統(tǒng)套路就有40余個,其中有的套路已被用作國家體育舞龍比賽的規(guī)定動作,并且被大江南北的眾多龍舞所采用。

  臨安水龍起源于五代十國的吳越國,流傳于臨安市板橋鎮(zhèn)秋口村一帶。古時苕溪兩岸百姓為感謝錢王興修水利,重視農(nóng)桑,保境安民的恩德,以錢王綽號“海龍王”而制作水龍,在農(nóng)閑和節(jié)慶時舞龍歡歌,延續(xù)至今。水龍體型較大,有一條幾乎等長的藍綢附于龍體內(nèi),當金龍入水后龍頭突然昂天長嘯,龍身翻滾中,藍綢被帶著一起翻滾,就像一條騰躍于碧浪中的金龍。

  遂昌車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萬歷年間,有句話叫“俯地為車,翻身為龍”,放在地上它就成為車可以推,勾在一塊就成為龍。

  2006年,表演者對車龍進行了改造,每段龍身的兩側(cè)被設(shè)計成車輪形式,內(nèi)部設(shè)置多處彈簧、鏈條等機關(guān),每節(jié)龍身的重量有20來斤,龍頭的重量更是超過了30斤。在舞臺上可以穿梭推車表演,龍身相互勾連后又能變成長龍,在翻騰間吐煙噴火。

  板龍舞是蕭上河上龍燈勝會最出名的一項。河上龍燈勝會每年元宵前后上演,持續(xù)約10天。儀式程序主要包括開光大典、出燈、鬧元宵、化燈四個過程。舞龍場面以元宵夜最為盛大,參與舞龍的最多達300多人。正月十七是化燈日,最為壯觀,龍燈要被架到河灘上,燒成灰燼。那時,飛龍上天,會庇佑村落和村民。

  浦江滾地龍據(jù)傳始于清乾隆年間,是當?shù)赜釉压?jié)的重要龍燈形式之一。浦江滾地龍以形制獨特、色彩鮮艷、舞姿優(yōu)美、儀仗壯觀、配樂激昂而獨步江南。表演者通過扭腰、甩手與轉(zhuǎn)腳,圍繞一個“滾”字,對龍的個性特征、生活情態(tài)進行生動描繪。其中,當?shù)厮虑按宓臐L地龍聞名遐邇,曾獲最高中國民間藝術(shù)表演最高獎“山花獎”。

  省級非遺項目安吉竹葉龍距今200多年,由九盞竹筍燈、一盞龍頭燈、一盞龍尾燈組合成,表演時有分有合,時而翠竹搖擺,時而竹龍翻滾,有竹海騰龍之氣勢。傳統(tǒng)竹葉龍出場的時候,并沒有龍,而是一根根的竹筍,半場表演后一根根筍“變身”成龍身,連起來就是一條完整的龍,有“進門筍燈,出門龍燈”的特色。

  磐安舞龍文化歷史悠久,發(fā)源于2000多年前。舞龍這種傳統(tǒng)的中華民俗活動如今已和全國各地民俗文化融合,形成了數(shù)以百種的舞龍文化分支,遍布全球。而追本溯源,人們發(fā)現(xiàn)它們的文化內(nèi)涵均來自中華舞龍文化發(fā)源地——浙江金華磐安。民俗專家通過資料查找、實地探訪,在磐安縣玉山鎮(zhèn)佳村找到了傳說中的龍頭、龍身、龍尾,村內(nèi)多處地名均以“龍”相關(guān),村落與其歷史人文交相輝映,散發(fā)出濃郁的龍文化氣息,每逢正月十五舞龍的習俗也一直流傳至今。

  香火草龍是開化縣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中秋節(jié)期間的一種民間習俗,是民間敬龍、崇拜龍的民俗活動,尤以蘇莊鎮(zhèn)富戶村的香火草龍最為精彩。草龍用稻草扎成龍身,并插上香火,舞龍時點燃全部香,草龍變成火龍,在煙霧中狂奔飛舞,蔚為壯觀。香火草龍還伴有“儀仗隊”,民間稱“鑾駕”。草龍制作用稻草、篾條、芋稈、龍香、小木棍等材料。

  桑葉龍的前身是“童家墩銀龍”。在德清乾元鎮(zhèn)金鵝山村童家墩,無論男女老少,家家戶戶都會舞龍技藝。桑葉龍形象直觀生動,青翠碧綠,由888片桑葉組成,長36米,把蠶、桑、龍三者完美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散發(fā)出江南蠶桑文化的濃郁氣息。

  記者 李蔚

(責編:常邦麗)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宁津县| 大石桥市| 卢湾区| 普兰县| 朝阳市| 北票市| 城市| 陆良县| 赤峰市| 淳化县| 黄大仙区| 娄底市| 德令哈市| 孝感市| 虎林市| 肃南| 改则县| 镇赉县| 本溪市| 滁州市| 合山市| 西宁市| 鹤峰县| 五莲县| 新乡县| 五大连池市| 陆川县| 泰来县| 阳江市| 贡山| 邢台县| 隆回县| 道真| 图木舒克市| 漳州市| 无锡市| 洛川县| 阳高县| 洪湖市| 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