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音樂文物亮相湖北 系統(tǒng)展現(xiàn)禮樂制度發(fā)展
【解說】5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博物館聯(lián)合全國多家文博機構協(xié)辦的“龢:音樂的力量——中國早期樂器文化”展亮相湖北省博物館。通過展示先秦時期的重要音樂文物,從樂器之“和”到制度之“和”、觀念之“和”,展現(xiàn)中國禮樂文明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
【解說】“和”的本字“龢”,常見于古代樂器銘文,是描述聲音和諧的專字。本次展覽共展出116件展品,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代表性音樂文物,來自全國6個省(市)的百余件套展品集中亮相,系統(tǒng)呈現(xiàn)中國早期樂器品種由少到多,結構由簡到繁,制作技藝日漸成熟,音樂性能臻于完善的發(fā)展過程。其中,不乏崇陽銅鼓、秦公镈等為人熟知的音樂文物,也有跨湖橋骨哨、石峁口簧、楚季編鐘等重要的音樂考古新發(fā)現(xiàn)。
【同期】武漢市民
你看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那些匠人原來遠古時侯的匠人,那都是充滿智慧的。這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些東西,對于愛好者來說的話,那都是精神上的享受。對于一般的普通的觀眾來說的話,那也是一個欣賞學習的機會。
【解說】湖北是音樂文物大省,被譽為“華夏正音”的曾侯乙編鐘,是中華禮樂文明的代表。近年考古新發(fā)現(xiàn)出土的諸多音樂文物,進一步揭示了禮樂制度的發(fā)展與演進。
【同期】湖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萬全文
能夠把珍藏的,我們的人類的文化遺產,那么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很重要,那么我們這還是一個,交流互鑒的這樣一個平臺,就是我們中華文明可以走出去,那么外域文明也可以走進來,我們可以欣賞多元的一種文化。
【解說】湖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萬全文受訪時表示,音樂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tǒng)和諧觀形成的心理基礎。先秦時期的樂器不僅僅是樂器,還是禮樂文明的代表,早期樂器與音樂的發(fā)展,見證了古代社會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關系的認識和探索。
【同期】湖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 萬全文
我們這次展示的是音樂的力量,我們希望就是通過這些樂器,把當時這些故事講透,包括編鐘在內的這些樂器,它也是當時禮樂文化的一個物化的一種形態(tài)。所以我們,講當時這些鐘它的力量是多方面的,那么具有音樂的一部分,它實際上還有文化的一部分。
【解說】此次展覽設立了“神人以和”“既和且平”“以和邦國”“和而不同”和“天地同和”五個單元,完整梳理了早期樂器的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禮樂文化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形態(tài)特征,見證禮樂制度的濫觴與成熟。
【解說】展覽期間,還將邀請國內外頂級專家舉辦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系列講座,將樂器背后的技術、文化理念傳播給公眾。
記者 鄭子顏 湖北武漢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