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塘草原觀察動物(行天下)
我們來到嘉塘,是希望了解草原。
嘉塘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這片雅礱江源頭流淌出的區(qū)域,在群山之間勾勒出一片開闊平坦的草地。對于整個玉樹州來說,嘉塘都是非常好的大草原,平緩連片,地勢開闊,水草豐美,因此也是人口和牛羊密度最高的區(qū)域之一。
在嘉塘,使用草原的有藏原羚、藏野驢,以及數(shù)量不多的盤羊,當然,還有鼠兔和旱獺,這些包括家畜在內(nèi)的食草動物,供養(yǎng)著諸多食肉動物以及人類。人類和野生動物,因為草地被聯(lián)系在了一起。
請“狐”入甕
當懷慶和星羽興奮地在嘉塘草原抓到第一只藏狐的時候,他們給這只因為饞了一口甜皮鴨而被迫戴上頸圈的家伙取名為“白牙”。白牙應(yīng)該才一歲,牙齒很完整,也很白。
懷慶是北京大學的博士生,星羽是筆者在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同事,我們在嘉塘草原計劃給10只藏狐佩戴GPS頸圈,希望借此增加對這一物種的基本了解。
抓到第一只藏狐之前,懷慶和星羽在草原上蹲點了很久,不斷和看起來狡猾的藏狐斗智斗勇,想出了請“狐”入甕等辦法,比如在籠子口放一只鼠兔,或者放一塊牛肉。
除此之外,懷慶他們一直努力增加籠子的舒適性、減少佩戴頸圈操作的時間,以及把頸圈的重量控制在藏狐體重的3%以下,從而讓藏狐戴著頸圈時的感受稍微好一些。
不同于喜歡走有著標志性的大石頭崖壁和視角開闊山脊線的雪豹,藏狐整日混跡于草原,不太容易找到固定的行動路線,常用的紅外相機并不能提供足夠的信息,因此頸圈就成為比較好的選擇。通過這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fā)出位點的設(shè)備,我們可以知道很多信息,比如,藏狐的活動范圍有多大,藏狐能活多久,每天能夠捕食多少鼠兔,在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在嘉塘有星空的日子里,夜晚的迷霧會一直連綿到遠處的山巒,月色投射在露氣里,周圍的房屋、牛圈和車輛都氤氳起來。人類的孤獨會在這寒冷的夜里不斷蔓延出來,而此時不斷有藏狐的位點信號傳來,仿佛是來自荒野的聲音。
這幾天,我們已經(jīng)給7只藏狐佩戴上了頸圈,后來的被分別取名為:瓜媽、老瘸、黑蛋、牛腩、火鍋和豆豉。有些名字來源于藏狐的體征特點,有些名字有生活的煙火氣,“火鍋”是在涮火鍋的時候想出來的。
研究顯示,和雪豹等貓科動物不一樣,藏狐是爸爸和媽媽共同養(yǎng)育的幼崽,一般在冬春季產(chǎn)仔,大半年后幼崽獨立。由于野外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藏狐的野外壽命一般只有3—4年。這些簡單的生活信息,如果能夠得到持續(xù)的積累,會讓藏狐的形象拼湊得更加完整。
圈藏原羚
懷慶的博士研究是做鼠兔和草場退化之間的關(guān)系,這是一項復雜的研究。他希望把草地退化的過程分解,建立草的類型、高度、蓋度和植物種類的多重指標,從細分來看放牧和鼠兔在這幾個指標變化過程中,分別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雖然人類沒有直接獵殺某些野生動物,但是我們通過飼養(yǎng)某些家畜改變了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或者增加了與野生動物從食性和空間上的競爭,這些行為深刻影響著一片土地上眾多生命的數(shù)量和生存權(quán)利,這其中包括鼠兔,也有藏原羚。
我們在三江源工作多年,最初的工作是從雪豹入手研究草場變化,但雪豹和巖羊因為在進化上選擇了遠離人類的生態(tài)位,和家畜的重疊程度以及競爭并不太強,所以我們還是缺乏對該區(qū)域人與自然互動的了解。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肖凌云博士正在與北京大學合作,在這里開展有蹄類和家畜競爭關(guān)系的研究。在青海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的支持下,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給一只藏原羚帶上了頸圈,她的研究計劃是在嘉塘給10只藏原羚佩戴上頸圈。
藏原羚是一種膽子極小的有蹄類動物,生性溫潤而警覺,擁有一個可愛的白屁股,奔跑起來一蹦一跳,像是草原上閃耀的光斑。藏原羚喜歡平緩而稀疏的草地,因此和家畜的競爭通常比較激烈。但隨著這些年牧民飼養(yǎng)山羊和綿羊數(shù)量越來越少,可能會引來藏原羚的回歸。
狼的嚎叫
在生態(tài)系統(tǒng)里,關(guān)鍵物種是否發(fā)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不同物種到底扮演著什么角色?北大博士李小雨在這里開始了對頂級食肉動物——狼的研究。
李小雨在很多地方都在放狼嚎叫的錄音,希望記錄下狼群回應(yīng)的聲音。
和藏狐不一樣,狼對草原上的眾生擁有更大的生殺之權(quán),作為大型頂級食肉動物,狼可以掌控有蹄類動物的生存,這其中也包括牧民的牲畜。
嘉塘草原很少飼養(yǎng)綿羊或者山羊,牲畜結(jié)構(gòu)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和頂級食肉動物的恢復有關(guān)。在牧民的訪談里,大家都會說,相比較于牦牛,羊被狼捕食的風險要大得多,因此損失也更大。
如今,人類無法直接獵捕頂級食肉動物,狼在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數(shù)量和影響隨之得到擴大和增長,那么它們最終會怎么影響到不斷擠壓野生有蹄類生存空間的家畜?
到目前為止,嘉塘的研究,也只是給了我們一些簡單的表征,背后復雜的機理依然不甚清晰,從關(guān)鍵物種到營養(yǎng)級聯(lián),再到食物鏈的上下行調(diào)節(jié),我們還有很多的問題想要在嘉塘尋找到答案。
在嘉塘的工作,能否幫助我們講述三江源這片土地上的一些法則——那些被自然所制定的,還沒被人類察覺到的法則。探尋這些法則,不僅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為了給在這里的人類找到更好的生存可能。希望在這里找到屬于嘉塘草原的法則,以及屬于人類和野生動物共同的生存權(quán)利。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