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chuàng)新引領 鍛造大國重器(走企業(yè),看高質量發(fā)展)
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齊齊哈爾考察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時指出,“制造業(yè)特別是裝備制造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重中之重,是一個現代化大國必不可少的。”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中國一重堅定不移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之路,努力鍛造更多大國重器:成功研制直徑8.88米、重200多噸的替打環(huán),助力我國大型液壓打樁錘率先突破,性能領先全球;成功下線世界單體重量最大鍛焊加氫反應器,刷新制造紀錄……新征程上,中國一重不斷提升制造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動力、匯聚發(fā)展合力,為國家重大裝備項目貢獻力量。
攻關關鍵技術 提升競爭力
海南昌江,隨著“玲龍一號”外穹頂緩緩就位、完成吊裝,中國一重核電制造廠內響起熱烈掌聲。
“玲龍一號”是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之心”是一體化反應堆壓力容器、反應堆的核心模塊?!啊猃堉摹苯雨P系著核電站的安全和穩(wěn)定運行?!敝袊恢卮筮B核電石化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專業(yè)副總師吳瓊說。
突破主泵接管狹小空間內隔板焊接、蒸汽腔接管全位置焊接、筒體組件最終精加工……回顧“玲龍之心”的研制過程,吳瓊對每一項創(chuàng)新都一清二楚,“這是中國一重關鍵技術攻堅的又一重大突破?!?/p>
核電裝備,安全要求高、制造工藝難。中國一重勇擔使命,由理論到實踐、由試驗到生產,經歷一次次嘗試探索,終于迎來成功。
2017年,中國一重完成“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主泵泵殼等核心部件的生產制造。
如今,中國一重已具備二代、“二代加”、三代、四代核電多項技術裝備制造能力,成為國際先進的核島設備供應商。
“目前,國內在建核電站80%以上的核電鍛件、70%以上的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均由中國一重生產?!敝袊恢攸h委書記、董事長徐鵬說。
不僅在核電裝備領域,石化裝備、冶金裝備、鍛壓裝備、工程裝備……中國一重不斷攻克關鍵技術,成為產業(yè)鏈上的關鍵一環(huán)。
攻克百萬千瓦級整鍛低壓轉子,實現國產替代,推動市場價格下降20%;成功研制國內首臺大切割力緊湊型輪斗挖掘機,保證地下原始礦層自主采掘可控……近10年,中國一重設計、研究并制造了72項首臺套產品,開發(fā)94項新技術。
錘煉獨門絕技 拓展價值鏈
走進中國一重,七八層樓高的廠房,10米多長、5米多寬的巨型“鐵剪”機械手,300多噸的合金鋼錠,無不凸顯一個“大”字。
始建于1954年的中國一重,以冶金成套裝備、大型鍛件制造起家,已累計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機械產品600多萬噸。扎根一行,深耕一行,中國一重不斷開拓進取,在價值鏈上持續(xù)攀登。
支承輥是軋鋼廠軋制鋼板的重要部件。汽車、輪船上使用的鋼板,都由它一點點“搟薄”而來。這是中國一重自建廠之初便生產的重要產品。70年來,關于支承輥的技術創(chuàng)新從未停止。
“最初,我們的支承輥軋鋼5萬噸時就需更換,如今軋鋼20萬噸至40萬噸時才需更換,使用壽命不斷延長。”中國一重(黑龍江)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景奇表示,如今,中國一重占據國內支承輥近七成市場份額。
加氫反應器是高效提煉處理原油的裝置。有了它,原油提煉不再難。“在加氫反應器制造方面,中國一重不斷進步?!敝袊恢乜萍疾抗芾砜偙O(jiān)朱琳說。
2023年11月,隨著外徑6.15米、壁厚0.32米的鍛焊加氫反應器下線發(fā)運,中國一重實現了大型加氫反應器的批量制造。
2020年以來,中國一重相繼承制了3000噸級以上鍛焊加氫反應器12臺,順利完工發(fā)運9臺?!澳壳埃覀兙邆涑笮褪卮蠹夹g裝備批量化、專業(yè)化制造能力,已成為世界領先的鍛焊加氫反應器制造商和服務商?!敝袊恢馗笨偛?、總工程師趙德利說。
大型鍛件,以大著稱。但若鍛件尺寸超過加工裝備尺寸,生產該如何進行?
“這屬于極限制造。打樁錘替打環(huán),就是中國一重極限制造的最新成果?!敝袊恢靥旖蜓邪l(fā)中心研究員周巖指著一臺裝備介紹,它是由中國一重自主設計制造的1.5萬噸自由鍛造水壓機,直徑只有7米,而打樁錘替打環(huán)直徑達8.88米。
采用傳統(tǒng)工藝,打樁錘替打環(huán)只能分段制造,再進行焊接,但這種方式容易導致性能不達標。整體鍛造,才能符合要求。
為此,中國一重自2019年啟動體外鍛造研究,2020年底成功“小試牛刀”,2023年新工藝在替打環(huán)上落地?!八^體外鍛造,就是通過技術改進,讓加工裝備‘長出手臂’,將加工過程移至裝備外部?!敝軒r介紹,替打環(huán)是個異形結構件,直徑超大且截面復雜,因此延長的“手臂”加工精度一點也不能降低。
改革科研機制 激活創(chuàng)新鏈
重大成果相繼誕生,離不開制度保障。“作為典型的裝備制造企業(yè),我們把創(chuàng)新作為企業(yè)經營最重要的品質?!毙禊i表示,為努力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中國一重不斷提升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力、競爭力,2018年以來,研發(fā)投入年均同比增長32.9%。
改革體制機制,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
今日的中國一重,大國重器接連下線。改革是中國一重砥礪前行的關鍵之一。
改革科研管理體系,由行政分派轉變?yōu)樽灾骺蒲?;打破看職位、重職稱等傳統(tǒng)做法,推行課題負責人“競聘制”;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開放式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建立全員全方位創(chuàng)新機制……一項項改革,破藩籬、暢機制、激活力。
今年初,中國一重重型高端復雜鍛件制造技術變革性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團隊成員張心金很激動:“公司的好政策,讓我們年輕人也有加入團隊的機會。”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加速演進。企業(yè)如何保持競爭力?中國一重提出,面向未來,研發(fā)一代、試制一代、生產一代、儲備一代。
研發(fā)增材制造,夯實產業(yè)基礎。采用傳統(tǒng)模鑄工藝,鍛件尺寸越大,內部越容易出現缺陷。瓶頸如何破解?另辟蹊徑,采用顛覆性工藝是一種可能。“如果說切削做的是‘減法’加工,我們則是用‘加法’來加工部件。”張心金說,增材制坯技術,類似于超大型的3D打印,讓超大鍛件的加工成為可能。
布局新型材料,增強競爭后勁。大型鍛件性能的提升,離不開材料的支撐?!霸谝欢ǔ潭壬?,誰掌握了新材料,誰就掌握了競爭力?!敝軒r說,目前,公司正在研制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所需的高溫合金材料。當前,我國已研發(fā)出適應620攝氏度高溫的合金材料,但能適應630攝氏度,甚至700攝氏度的材料仍在研發(fā)中。
“發(fā)展永無止境。”徐鵬表示,到“十四五”末,中國一重將力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產業(yè)集團。
廠房內,巨型“鐵剪”機械手夾著火紅透亮的合金鋼錠緩緩移動,送入1.5萬噸自由鍛造水壓機,一時間火花四射,鍛壓咣當作響,一派熱火朝天。
“裝備中國,走向世界”,中國一重步履鏗鏘。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8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