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七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1日21點35分,經過約7.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密切協(xié)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復試驗等既定任務。航天員湯洪波、唐勝杰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21日14時10分左右,湯洪波打開艙門開始操作。此次任務使用的仍是大機械臂與小機械臂的級聯(lián)組合臂。經過約7.5小時后,出艙活動圓滿完成。湯洪波是繼神舟十二號任務之后第二次出艙。
湯洪波:這次出艙意義非同尋常,挑戰(zhàn)巨大,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在軌維修活動,工程全線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分析問題,制定出維修太陽翼的最佳方案,使我們的出艙活動水平和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今年34歲的唐勝杰在此次任務中成為了我國到目前為止執(zhí)行出艙任務年齡最小的航天員。
唐勝杰:感謝地面團隊的幫助支持和辛勤付出,讓我的第一次出艙體驗如此美好,我們永遠和大家在一起。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董能力:這次雖然說是試驗性維修,其實我們達到了維修的目的,標志著我們實際上基本掌握了艙外維修的一些能力,也為我們后續(xù)的保障空間站的安全可靠穩(wěn)定運行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和此前不同,神舟十七號任務是我們首次進行應用性出艙活動。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王焰磊:這次對航天員操作的精準度以及航天員對工具的使用的熟練度要求是比較高的。
從安全的設計角度考慮,這一次的維修作業(yè)需要全程在陰影區(qū)開展,而中國空間站每90分鐘左右繞地球一圈,這意味著中國空間站在陰影區(qū)只有三十余分鐘,所以對天地交互以及機械臂的配合等都要求非常高。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人員丁銳:一旦進入陽照區(qū)之后,太陽帆板就產生電流,在這個情況下我們航天員進行作業(yè)是有一定的安全風險的,所以我們只能把航天員操作放在陰影區(qū)來進行。
按計劃,神舟十七號執(zhí)行載人飛行任務期間還將開展大量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以及多次航天員乘組出艙活動和應用載荷出艙任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