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教育

弘揚志愿服務的魅力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16:1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深夜12點,中國農業(yè)大學負責志愿服務工作的團委兼職副書記郝琦偉還在辦公室忙碌著,新學期開學,有幾個新志愿服務項目要籌備啟動,很多細節(jié)都要考慮清楚。

  叮咚……就在郝琦偉冥思苦想時,手機來信息了。

  “這么晚還有誰沒睡覺?”她這樣想著。打開微信一看,是張曉紅老師發(fā)來的信息,建議她要確保志愿服務項目規(guī)范化。

  張曉紅是中國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授,也是郝琦偉的研究生導師,專門研究志愿服務并長年到處去做志愿者。正是在張老師的“言”傳“身”教之下,郝琦偉才走上志愿服務道路,讓已經(jīng)服務1700小時的她畢業(yè)后成為專職志愿服務管理人員,并且收獲全國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志愿行動蘊含著強大的教育力量。志愿教授張曉紅正帶著她的志愿者學生們在這片領域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

  從志愿行動中獲得啟發(fā)

  “2008年北京奧運會讓‘志愿者’家喻戶曉,10多年過去了,人們對‘志愿服務’這一概念的認知還有問題嗎?其實是有的。隨著志愿者本身的不斷發(fā)展、不斷豐富,它的內涵也在不斷地變化……”

  講臺上,張曉紅教授正在為大一學生們講授《志愿服務理論與實踐》這門選修課。從2009年開始,這門帶有鮮明實踐特色和個性色彩的入門課程,已經(jīng)在中國農業(yè)大學開設了13年,為無數(shù)學子進行了志愿服務“啟蒙”,指引了一大批學生走上志愿服務道路。

  杏壇深耕30余載的張曉紅,獲得過很多榮譽:“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中國農業(yè)大學首屆魅力教師”“北京市優(yōu)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然而最令她驕傲的稱謂,還是“志愿者”。

  2008年,為教學挖掘實踐抓手的她,毛遂自薦成為北京市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的一名志愿者,擔任理論研究顧問,想從中發(fā)現(xiàn)育人的新載體。剛到志愿者聯(lián)合會秘書處工作,就趕上汶川發(fā)生特大地震,她主動請纓前往災區(qū),為北京青年醫(yī)療志愿者抗震救災服務隊打前站,負責物資運輸及志愿者生活供給,吃住在大馬路上,奔波在震區(qū)。

  在機場運輸北京援助的物資時,張曉紅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原定1.8噸的貨物增加到近4噸,預定的小貨車派不上用場,現(xiàn)場沒有這么多搬運工,而災區(qū)的物資需求迫在眉睫。身為成都人的張曉紅,動用自己在老家能找到的一切人脈,甚至發(fā)動身邊萍水相逢的熱心人,通過系統(tǒng)的安排和協(xié)調,組建了臨時志愿者隊伍,最終順利解決物資裝卸和運輸困難。

  “要不是當?shù)氐闹驹刚撸镔Y也不會那么順利到達災區(qū)。志愿服務并不是憑一腔熱情就能做好,從人員的招募,到志愿者的調配、管理,都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睆垥约t感慨地說。正是從這次救災經(jīng)歷開始,張曉紅堅定地走向志愿服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也是那一年,百年奧運圓夢北京,張曉紅傾情投入,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奧運會志愿服務中。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中,中國農業(yè)大學是摔跤比賽、坐式排球比賽場館所在地,學校共有2000余名學生志愿者參與比賽場館志愿服務。這些大學生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通過服務奧運會,豐富了人生閱歷,增長了才干。這些事情,都讓張曉紅看到志愿行動蘊含的教育力量,這也開啟了她的志愿服務育人歷程。

  推動志愿服務進課堂、入課程

  北京奧運會結束后,如何利用奧運會志愿行動的寶貴財富,將其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和教材?這是身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張曉紅一直在琢磨的問題。

  2009年,張曉紅開設公選課《志愿服務理論與實踐》,課上教授學生志愿服務理論知識和方法,課下指導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每學年兩次,從未間斷。

  “開設志愿服務課程只是一個開端,最終的目標在于逐漸培養(yǎng)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精神和習慣,并通過志愿服務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正向價值的社會化的人?!睆垥约t說道。

  “之前,我對志愿服務的印象停留在給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扶人過馬路的粗淺層面,但在張老師指導下,我的思路和眼界豁然開朗,認識到各行各業(yè)都有志愿者的用武之地?!痹菑垥约t2015級碩士研究生、現(xiàn)在北京兒童醫(yī)院專職從事醫(yī)務社會工作的劉暢說,“我所在的醫(yī)療領域對志愿者需求旺盛,有了理論支持和在學校就開始的志愿服務經(jīng)驗,幫助我在項目、管理、團隊等各方面探索出一條適合醫(yī)院的志愿服務道路?!?/p>

  郝琦偉參加過建黨100周年、國慶70周年等重大活動的志愿服務,目前也是北京冬奧會儲備志愿者。她說:“張老師將全部精力和熱情都獻給志愿服務,她非常希望學生們能將志愿服務作為一項事業(yè)投入其中。她常常跟我說,不管以后到了什么崗位,志愿服務一定不能丟,做成自己的特長,于人于己都很重要?!?/p>

  2016年,在學校黨委和團委大力支持下,張曉紅積極參與推動中國農業(yè)大學實現(xiàn)全校入學本科新生全員注冊成為志愿者,新生入學第一課就是志愿服務課,在奧運場館進行,“志愿人生第一課”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持續(xù)至今;2018年,她帶領研究團隊與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共建的“高校志愿服務研究基地”落地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基地成果《高校志愿服務發(fā)展報告》《扶貧接力-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項目二十年思考》等陸續(xù)推出。推動志愿服務成為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張曉紅說付出再多也值得,她也樂意為此付出。

  做志愿服務的宣傳員、代言人

  志愿服務是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國志愿服務如何步入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結合我國國情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機制和制度,也是張曉紅一直在思考和摸索的問題。

  “志愿服務不是頭腦發(fā)熱一窩蜂的行動,志愿者也不是廉價勞動力,如何讓志愿服務成為人們業(yè)余生活的一部分,讓志愿服務參與就近就便,這應該是志愿服務事業(yè)發(fā)展的目標。”她說。

  2008年,張曉紅發(fā)起成立“北京志愿服務發(fā)展研究會”,撰寫、出版《志愿服務體系研究》《大型活動志愿服務組織與管理》《論志愿服務教育》以及奧運會志愿者工作成果轉化等書籍十幾部,還被聯(lián)合國志愿人員組織聘為志愿者工作專家,被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邀請參與志愿服務立法調研。2011年,北京志愿服務發(fā)展研究會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成立,張曉紅擔任副會長至今,一直不懈地推動著志愿服務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了解志愿服務,參與志愿服務,就能夠在切身實踐過程中,對志愿服務有更深的理解,更多的熱愛?!睆垥约t經(jīng)常對研究生們這么說。她的研究生都參與志愿服務,或參與志愿服務研究,有劉暢、郝琦偉這樣的優(yōu)秀志愿者,也有像北京市陳經(jīng)綸中學嘉銘分校政治教師王華琳、北京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蘇超莉等理論研究者和傳播者。

  “張老師就是志愿服務的宣傳員、代言人,不僅自己熱衷志愿服務,還發(fā)動了身邊幾乎所有朋友、學生投身或研究志愿服務?!蓖跞A琳從2009年開始跟著張曉紅參與志愿服務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是這些經(jīng)歷,讓她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領域。

  在中學擔任思政課教師的王華琳,把志愿服務與中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結合起來,把社會大課堂與思政小課堂結合起來,不僅帶領學校幾位政治教師、德育教師共同申請了團中央學校部重大課題“中學生志愿服務案例研究”,還在核心期刊發(fā)表了《打造以志愿服務為載體的思政課新樣態(tài)》等論文。

  “經(jīng)過這幾年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志愿服務對于促進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思想道德提升,都有很好的效果,中學開展志愿服務大有可為。”王華琳表示,基于學校的實踐,她撰寫了很多中學生志愿服務的案例,并且提交到相關部門,希望能夠發(fā)揮示范作用,輻射和引領更多中學生參與志愿服務。

  在北京工業(yè)大學的思政課堂上,蘇超莉將她與張曉紅老師一起調研獲得的公益組織、企業(yè)等機構或個人開展志愿服務的優(yōu)秀案例和故事,作為思政理論課的重要素材,彰顯志愿者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守和追求。

  “這就是志愿服務的魅力,從一顆心,撼動另一顆心,從一個人,感染另一個人,讓越來越多的人都參與、都受益、都幸福、都美好?!睆垥约t這樣說,作為志愿教授,她帶著她的志愿者學生們,讓志愿服務在更多人心中和行動中落地發(fā)芽、開花結果。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榆林市| 乌鲁木齐市| 昌吉市| 聊城市| 安塞县| 罗江县| 长宁区| 呼图壁县| 晋中市| 罗江县| 临桂县| 克拉玛依市| 德化县| 新绛县| 永靖县| 陇西县| 莲花县| 盐池县| 深圳市| 三穗县| 临夏县| 建昌县| 余姚市| 凌海市| 宣化县| 秦安县| 芜湖市| 滦平县| 邹平县| 拉萨市| 西青区| 河东区| 宝坻区| 陇南市| 基隆市| 尚义县| 新丰县| 昂仁县| 广宗县| 启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