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先遣連英雄曾經(jīng)踏足過的土地:與英雄,時刻同行
圖為西藏日報社記者米瑪(左三)、曉勇(右二)與礦岱老人(左四)一家合影。洛桑旦增 攝
追尋英雄的路,可能有很多種。
30天,重走先遣連英雄曾經(jīng)踏足過的土地,隔著時空向英雄致敬;與英雄的后人見面,聆聽英雄成長的故事;一路沐浴一種精神,接受一場英雄的洗禮。
其實,英雄應(yīng)該活在每個人的心里,時刻與我們同行。
從西藏阿里前往新疆葉城的路并非想像中的坦途,這條跨省相距千余公里的219新藏線,自修建以來,就是阿里人民生產(chǎn)、物資生命線。
6月9日,天未亮,西藏日報社“追尋英雄足跡”采訪組一行兩輛車9人從獅泉河出發(fā),過日土縣,經(jīng)紅土達坂、松西達坂,越過海拔最高的界山達坂,過“死人溝”泉水湖入新疆境內(nèi)。山路險峻,雪山連曠野,景色卻單一??邕^奇臺、康西瓦、阿克阿特、黑卡、麻扎、庫地等數(shù)座達坂,于6月10日凌晨3時,終于抵達新疆喀什地區(qū)葉城縣。
老兵礦岱的尋父情結(jié)
休整一天后,我們由葉城縣向新疆巴州州府所在地庫爾勒市出發(fā),這是一次與先遣連英雄后人的相約。
“礦岱老兵”是礦岱老人設(shè)置的微信頭像。今年73歲的礦岱是進藏英雄先遣連烈士巴利祥的兒子。
這些年,曾當過兵的礦岱一直以一名老兵和先遣連英雄后人的責(zé)任感,用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進藏英雄先遣連的精神,以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身邊人。
1948年,礦岱出生在新疆巴州和靜巴侖臺阿拉溝。在娘胎時,其父巴利祥,就被和靜王爺招兵走了。
因此,礦岱是個遺腹子。礦岱的尋父情結(jié),最初源于“父親是誰、在哪里”等問題,漸漸地,關(guān)于父親巴利祥的點點滴滴,零零碎碎地收集起來,慢慢根植在心里,最后,從未謀面的父親和進藏英雄先遣連成為礦岱心里的一座豐碑。
于是,“追尋父親的足跡,做像父親一樣的人”成為礦岱一生的追求。
礦岱的父親巴利祥在新疆巴州和靜巴侖臺山區(qū)長大,他騎術(shù)高、槍法好,而且特別能吃苦,是先遣連23名和靜籍土爾扈特部蒙古族戰(zhàn)士中的一員。
在先遣連,巴利祥素以“神槍手”著稱。進藏英雄先遣連騎兵師的歷史上,記錄著巴利祥的赫赫戰(zhàn)功:他和他的打獵小組,共獵野羊210只、野驢123頭、野牛122頭、野馬74匹,共計6500公斤。先遣連靠這6500公斤獸肉,度過了缺食少糧的漫長冬季。
1951年1月7日,長期打獵勞累已造成巴利祥的極度虛弱,加之饑一頓 、飽一頓,最終奪去了巴利祥的生命。在彌留之際,他說:“我還不想死,我還要為戰(zhàn)友們打獵,我還沒到噶大克,我還沒有完成任務(wù),我還沒能回趟老家……”
每一代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優(yōu)良品質(zhì)總是一脈相承的。礦岱老人的這一生,受父親巴利祥的影響極深。他一生秉持“認真、堅持、忍耐”的人生理念,用一言一行影響著家人,也影響著身邊許多人。
曹海林之女首度公開憶父親
在庫爾勒市,我們采訪到另一位進藏英雄先遣連的后人曹鎖琴,她是進藏英雄先遣連連長曹海林之女。
這是曹海林的后人第一次接受媒體采訪。先遣連不少戰(zhàn)士是在新疆和平解放時從國民黨部隊起義而來,曹海林就是其中之一。
曹海林1917年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nóng)民家庭。1933年9月,兵荒馬亂,他被盛世才的騎兵團抓了壯丁。1949年隨陶峙岳將軍“9·25”起義后,接受改編,1950年5月被整編為獨立騎兵師騎兵第一團一連,任連長。
曹海林曾帶領(lǐng)廣大起義官兵參加過新藏公路的修筑任務(wù),擔(dān)負著普魯卡子段開山拔牙的任務(wù),是當時聞名全師的筑路攻堅連。
在曹鎖琴的成長史里,父親曹海林講關(guān)于先遣連的事并不多,但先遣連翻越新藏邊界界山達坂的事,曹海林卻不只一次提到,他總說:“先遣連是20多個黨員背過界山達坂的?!?/p>
海拔6380米的界山達坂橫亙在西藏藏北與新疆南疆之間。71年前,在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中,曹海林所在進藏先遣連50%的戰(zhàn)士在翻越界山達坂時出現(xiàn)嚴重凍傷和缺氧導(dǎo)致的各種癥狀,馬匹大量倒斃,人員負荷每日加重。
為能盡快解決困難,順利翻過界山達坂,先遣連黨支部召開緊急會議,還沒有入黨的曹海林被先遣連總指揮李狄三邀請旁聽。
“那次會議對我父親的震撼極大,父親經(jīng)常講起當時的場面,黨員們面對那樣艱難的現(xiàn)狀不顧自身安危,都爭著搶著向股長申請給自己多分配一些任務(wù)?!辈苕i琴說,“會上,我父親幾乎是流著淚懇請道,‘我也想入黨。我沒有別的想法,就是想多為你們分擔(dān)點難處,我知道自己還不夠格,可是我一看到你們有難處就急了,明天我把我的馬也讓給病號騎?!畹胰牶蠛芨袆?,當場表態(tài)愿意做我父親的入黨介紹人,那天是我父親一生中最激動的一天,父親于1950年8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p>
當年“三反”運動中,曹海林和先遣連戰(zhàn)友被錯誤打成“叛國集團”。經(jīng)過一年多的審查,“判國集團”被平反,但先遣連還是被遣散。連隊官兵大都被發(fā)往原籍所在地,或進兵團農(nóng)場勞動。直到上世紀80年代,對他們的冤枉和騷擾才徹底結(jié)束。
對此,曹海林不僅毫無怨言,還積極配合上級審查,最終洗清冤屈。至今,父親一句話,讓作為女兒的曹鎖琴感到無比自豪:“當娘的有時不也會錯怪自己的兒子嗎?可做兒女的總不能因為老娘的一次錯怪就忘了養(yǎng)育之恩啊。只要自己清清白白,問心無愧。只要心里覺得對得起黨就行了。”
在曹鎖琴眼里,父親曹海林是一個十足的“工作狂”,一心為公,無私奉獻,一生都獻給了黨的事業(yè)。由于長期的勞累,積勞成疾,他最終于1978年3月27日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終年61歲。
曹海林一生多挫折。但他和先遣連的每個人都是共和國的英雄。他們始終奉行的“對黨負責(zé)、對人民負責(zé)、對集體負責(zé)、對個人負責(zé)”的精神,將世代永存。
土爾扈特之子的英雄本色
6月13日上午,我們采訪組一行從庫爾勒市前往和靜縣,在距離和靜城北約5公里處的和靜革命烈士陵園,祭奠進藏英雄先遣連9位在阿里犧牲的和靜籍土爾扈特部蒙古族烈士。
在巴利祥之子礦岱等人多年呼吁下,有關(guān)部門于今年清明節(jié)前,將9位和靜籍烈士從阿里烈士陵園遷土安葬于此。他們是犧牲在阿里的蒙古族戰(zhàn)士:巴利祥、昂尕、江布利、道爾甲拉、道爾基、坎曼爾、吉福祥、努爾甫、阿廷芳。
上個世紀50年代,首批從新疆參與到解放西藏的先遣部隊136名官兵中有23名來自和靜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蒙古族戰(zhàn)士,他們是為遠征而生的蒙古東歸英雄土爾扈特的后裔。
這些年輕的蒙古族戰(zhàn)士,原屬于國民黨新疆獨立旅蘆光遠所屬29團一部,1949年跟隨趙錫光將軍參加“9·25”起義后,接受改編,編入騎兵8師23團,屯墾于闐。
1950年5月,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第2軍獨立騎兵師1團1連。具有愛國主義血統(tǒng)的土爾扈特之子,在騎兵師率先加入修筑新藏公路大軍中,在一連連長曹海林的帶領(lǐng)下,擔(dān)負著普魯卡子段開山拔牙任務(wù),在筑路戰(zhàn)斗中,蒙古族戰(zhàn)士表現(xiàn)突出,連隊涌現(xiàn)出了巴利祥、阿金等勞模,先后有17人立甲、乙等功。
戰(zhàn)勝雪盲立頭功的坎曼爾、不惜冒死嘗野菜的阿廷芳、力斷強弓震昆侖的巴利祥、接通高原運輸線的達進才……在先遣連進軍藏北過程中,23名和靜籍蒙古族戰(zhàn)士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堅守扎麻芒堡最艱苦的日子里與缺氧抗爭,擔(dān)負連隊放馬、打獵、運糧等艱巨任務(wù),最終9名土爾扈特蒙古族戰(zhàn)士長眠于藏北高原,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立下了永恒的功業(yè),為西藏的解放事業(yè),也為土爾扈特的歷史寫下了光輝篇章。
如今,在和靜巴音布魯克草原牧民心中,進藏先遣連的土爾扈特戰(zhàn)士,個個都是東歸首領(lǐng)渥巴錫式的英雄。他們所在“進藏英雄先遣連”更是一支被毛澤東同志譽為“蓋世英雄”的英雄連隊。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
以我之犧牲,換人民無憂山河無恙——追尋“進藏英雄先遣連”
71年后的今天,踏著先遣連烈士的足跡,我們找到這樣一句話——以我之犧牲,換祖國和人民無憾。[詳細] -
重走先遣連進藏路:戈壁灘里憶崢嶸
西藏阿里地區(qū)改則縣扎麻芒堡,如今被稱作先遣鄉(xiāng),距離拉薩1400多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左右,生存環(huán)境較為惡劣。[詳細] -
進藏先遣連英雄李狄三:赤膽忠心為人民 慷慨壯歌世代傳
阿里獅泉河烈士陵園里,李狄三的陵墓坐北朝南,俯瞰著整個獅泉河鎮(zhèn)。[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