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嵩陽書院:從改制到復興,看書院百年之變
嵩陽書院。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中新網客戶端鄭州12月2日電(記者 宋宇晟)什么是書院?在大多數(shù)人印象中,書院大概就是古代的大學。
但書院本身有何文化內涵?它們又何以延續(xù)數(shù)百年、上千年?今天我們應如何看待書院的復興?
12月1日,記者隨“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來到此次活動的最后一站——河南鄭州登封的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中樹齡達4500年的古柏。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書院之變
中國書院學會副會長宮嵩濤覺得,延續(xù)千年的嵩陽書院如今還大體保留著古代書院的格局、形制。
“嵩陽書院從公元934年建立至今已1084年,到1905年改制為小學堂,這里的講學活動持續(xù)了970年。”
宮嵩濤提到的清末書院改制,對于中國的書院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
在此之前,書院承擔著藏書、講學、祭祀等功能;在此之后,西式教育逐步替代書院教育,中國傳統(tǒng)的科舉取士制度也就此打破。
“當時的書院改制怎么改?基本是位于省城的書院改大學、位于府州的改中學,位于縣的改小學。
宮嵩濤介紹,嵩陽書院1905年改為嵩陽小學堂,但僅“辦了三年就辦不下去了”。
此后,書院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
宮嵩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皶簭奶拼厥?,到1901年改制,千余年來,中國有過七千多所書院。在這七千多所書院里僅有幾個書院有名,或四個或六個或八個。”
而今天仍保存較好的書院已大大少于這個數(shù)字。“達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到三十所;達到省級文保單位以上,有二百多所。”
嵩陽書院。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綿延不絕
但傳統(tǒng)書院改制是否意味著文脈中斷?
在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中國書院學會副會長鄧洪波看來,晚清書院改制并未中斷書院的文脈,反倒是“使它由古代邁向近現(xiàn)代,得以貫通中國文化教育的血脈”。
“我們可以說,書院在‘改制’中獲得了永生。”
事實上,就在書院改制二十年后,當時的學術大師蔡元培、胡適等人就曾發(fā)起二十世紀第一次書院研究和書院實踐的運動。
這次運動在抗日救亡的三四十年代出現(xiàn)高潮,形成了大量學術成果。甚至新創(chuàng)辦了諸多書院,如張學良的萃升書院,梁漱溟、熊十力的勉仁書院等等。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書院研究和實踐活動再次復興。諸多古代著名書院相繼修復并開展活動,同時一些文化名人也開始新建書院。
書院,這個最初圍繞書開展文化活動的組織,逐漸具備某種現(xiàn)代性。綿延不絕的同時,書院的功能得以重構。
嵩陽書院。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要“復活”書院精神
但不論是過去書院的教育、教學功能,還是今天作為一種文化景觀或新式教育機構存在,其文化傳播的內核并沒有根本改變。
宮嵩濤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拔以o中學生講什么是書院,后來我再來嵩陽書院,發(fā)現(xiàn)他們來過以后,家長還帶他們來第二次。”
他覺得,只有文化不斷普及,大家才會逐漸認識并重新接受書院。
更何況,今天的諸多書院都在積極恢復講學、教育的功能。
嵩陽書院。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嵩陽書院近年持續(xù)舉辦“一學三講”活動;白鹿洞書院與高校進行文化交流;鵝湖書院試點對小學生進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普及工作;石鼓書院成為當?shù)匕傩栈顒訄鏊?;問津書院在鄉(xiāng)村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岳麓書院時至今日還有學生320人……
但同時,鄧洪波也指出,書院在當下大范圍興起,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而言固然是好事,但根本問題在于現(xiàn)代書院“復活”的是一種形式,還是一種精神。
“如果僅僅滿足于重新修復書院,將之納入所謂的文化旅游,或硬生生地將四書五經納入學校課程……這與書院精神是不相符的。”
-
書院的文化傳承及精神蘊蓄
歷史上的書院不僅是教育的重要補充,更是文化傳承、社會主流價值傳播的重要載體與渠道,對培養(yǎng)人才和引導社會文明風尚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詳細] -
武漢大學教授談問津書院:三大精神薪火相傳
11月30日“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記者團探訪了這座書院,聽專家講述書院的古今以及它為當今世人帶來的思考感悟。[詳細] -
將書院文化精髓發(fā)揚光大
11月24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光明網、湖南大學承辦的“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在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啟動?;顒訉⑼ㄟ^豐富的形式,來挖掘和展現(xiàn)書院的文化基因、時代內涵和社會價值,進一步激發(fā)中...[詳細]